上海宋慶齡陵園寂寞的角落里拱立著一塊墓碑,上面刻著“湘潭楊皙子先生之墓”幾個大字,墓碑前還有個臥碑,上面赫然鐫刻著“楊度同志”幾個字,這與周圍那些民國名人的墓碑顯得如此的格格不入。
楊度,這個張之洞眼中的奇才,梁啟超的至交,袁世凱的得力助手,孫中山和黃興的好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楊度十三歲中秀才,天資聰穎,先師從王闿運,學習“帝王之學”(類似古代策士游說諸侯的縱橫捭闔之術),后轉習新學,自費留學日本。像那個時代胸懷救國理想的中國青年一樣,楊度也有了新的信仰——君主立憲。在日本時,他與孫中山初次會晤,就認定孫中山是個磊落大丈夫,對主張民主共和的孫中山頗為敬重,但這并沒有改變他的政治理想。他握著孫中山的手說:“我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事成,我將助先生�!�
楊度是袁世凱身邊“六君子”之首。袁世凱認為他留學日本多年,精通憲法,才堪大用,把他留在身邊,以“曠世逸才”稱之。袁世凱的重用讓楊度的才能得以發揮,一時如魚得水。唐浩明在《楊度》一書中說到,即使是秉承“士為知己者死”的古訓,楊度也甘愿為袁世凱驅馳,更何況袁世凱讓他看到了“君憲救國”希望:衰老腐朽的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可望平穩地走上民主富強的現代化之路。但這一用心良苦卻又落伍的主張,和以后那場復辟帝制的鬧劇引發的眾怒,幾乎葬送了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隨著袁世凱在陰霾的三峽里逆流而行,注定要翻船。
袁世凱的皇帝夢落空了之后,中國的政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楊度成為政府的通緝犯,恩師王闿運也在此時突然去世。楊度終于大徹大悟,正如他自己所說:“我近來讀老莊的書,心思開竅多了,我都想通了。大紅大紫也好,淡淡雅雅也好,君主立憲也好,民主共和也好,無所謂好看不好看,中用不中用,全在逢時不逢時。逢時就好,不逢時就不好,我先前的折騰,就是因為沒有看穿這一點�!�
楊度一度披發入山,學佛參禪,成為“無我宗”的創始人——虎禪師。楊度雖有心學佛,但仍舊拋不下那份救世的志向。在他的書房里,懸掛著他自寫自裱的六句話:“隨緣入世,滿目瘡痍,除救世外無事,除慈悲外無心,愿作醫生,便醫眾疾�!标惥济髋炎�,孫中山有難,劉成禺來找他幫忙時,他沒有拒絕。他說:“我的確是全心思在鉆研佛事,不過問俗事,但此事關系到孫中山先生事業的成敗,我不能袖手旁觀。我與中山先生有約,我要踐約�!彼軐O中山委托,游說曹錕,制止吳佩孚援助陳炯明,幫助孫中山度過危局,國民政府得以保全。此時的楊度傾向共和,并于1922年加入國民黨。
此后,楊度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并與李大釗等共產黨人相識。1929年秋,由潘漢年介紹、周恩來批準,楊度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有人譏諷楊度投機多變,他駁道:“方今白色恐怖,云何投機?”楊度以秘密黨員的身份堅持黨的地下工作,利用住所掩護進步人士,并周旋于各色人物間搜集情報。1931年9月17日,楊度因病在上海逝世。葬禮時,周恩來親自來吊唁,楊度后半生的功績得到了周恩來的首肯。楊度的黨員身份一直鮮為人知,直到四十多年之后,周恩來總理在臨終時才公之于眾。
亂世落魄人,赤子寂寞心;皆云皙子癡,誰解其中味?去世之前,一向善寫挽聯的楊度也為自己預備了一個:“帝道真如,如今都成過去事;醫民救國,繼起自有后來人�!�
(金滿樓《楊度:不甘寂寞的曠世逸才》,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楊度助袁世凱稱帝,舉國聲討,楊度恩師王闿運在日記中寫道:“弟子楊度,書癡自謂不癡,徒挨一頓罵耳�!保ā短坪泼魑募疃取罚�
②楊度被民國政府通緝,蔡鍔在遺囑中說:“湘人楊度,曩倡《君憲救國論》,附袁以行其志,實具苦衷,較之攀附尊榮者,究不可同日語。望政府為國惜才,俾邀寬典�!保ā短坪泼魑募疃取罚�
8.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楊度幫助袁世凱復辟帝制,成為時代的風云人物,因此他和陵園中那些平庸的民國人士相比,顯得格格不入。
B.楊度懷有曠世之才,但是因為復辟帝制,逆歷史潮流而動,所以一時身敗名裂,可見追隨袁世凱是楊度人生的敗筆。
C.楊度在“大徹大悟”后學佛參禪,但他雖曰“無我”,并非真“無我”,可見他的大徹大悟其實并不徹底。
D.楊度遁入佛門后依然出山幫助孫中山度過危局,既信守了他在日本時的諾言,又體現了他崇高的人生情懷。
E.楊度的功績得到了周恩來的首肯,周恩來親自吊唁,說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只要勇于改過,終會得到歷史的認可。
9.楊度為什么會為袁世凱效力?請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后人評價楊度“所作一切確實不能說處于私心,即使有,也是自己解萬民于倒懸的大志向”。楊度的“無私心”具體體現在哪些事情上?請簡要說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人認為楊度一生思想多變,沒有文人節操。你是否認同?請結合全文,并聯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8.BD【解析】試題分析:答D給3分,答B給2分。答C給1分。A,張冠李戴,是墓碑題字與眾不同,而不是人;C,曲解文意,大徹大悟是對人生的領悟,并非“無我”;E,大而無當,文本沒有上升到此高度�?键c: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查看完整高中傳記類閱讀訓練答案100則(本題在頁答案第6頁) …11.不認同(不同意)。(1分)①楊度思想“變”是外在的表象,“不變”是內核,即對國家的愛,為挽救民族危亡而肩負的責任。②楊度一生雖思想多變,卻是與時俱進,大方向順應歷史潮流。③楊度秉承文人骨氣,堅守自己的思想。與孫中山交往,不因欣賞孫中山為人而改變信仰;在風云變幻的時代里,他不為所動,堅守自己“君憲救國”的理想。④結合社會現實談自身和社會均可。(2分)【解析】試題分析: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就是兩種觀點。若答出“不認同(不同意)”,給1分,然后結合文本內容作一分析,答出一點給2分,答滿3點給5分;其中,結合社會背景和客觀條件是重點;如答“認同”,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原則上不高于5分�?键c: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