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城市如何存水?國際綠色城市的經驗是:要多鋪透水地面,使天降的雨水能直接滲透入地,變成地下水資源。在古代中國,鋪設透水地面的做法十分普及,這的確保障了許多古城、古鎮、古村、古廟、古院落的地下水位歷經千年也能保持恒定。
遺憾的是,在當今中國急于追求“現代化城市”的建設中,規劃設計者們不了解古代中國的鋪地智慧,去盲目崇拜古羅馬式的硬質設計,將中國城市的大部分地面都硬化了,結果帶來了一系列環境負效應,主要有:下雨地表積水內澇、無雨地表干燥起塵、夏季地面高溫、冬季地面結冰、地下水位下降、地下土層易松動垮塌等。
現代環境科學的研究表明:鋪透水地面是城市防止水災、減少熱島、留住雨水資源、提高環境質量、保障居住安全的重要措施。那么,城市的哪些區域可以鋪設透水地面呢?
可鋪設透水地面的區域包括:人行道、步行道、自行車道、小街巷車道等;露天停車場;房舍周邊、庭院、社區地面;車房出車道;單位、企業、學校、醫院、公園、廣場的空地等。
在當今德國的大小城市,鋪透水地面已成為強制性要求,城市透水地面的比例最少為60%,理想為80%,那里常用的幾種讓地面透水的方法如下。
鋪草地透水:將腐殖質與石子混合后鋪成地面,再將耐旱型草籽撒在地面上,隨后夯實即可。
鋪石子透水:地面僅由均勻的石子鋪成。這樣的地面透水性好,不長草。適于房舍周邊、步行道等。
鋪磚石留縫隙透水:使用磚塊、石材鋪地時,適當留出縫隙,縫隙填充粗砂粒,以利透水。
鋪孔型磚透水:在地面鋪上孔型磚后,用腐殖質填充磚孔即可,適于停車場的地面鋪設。
一位北京節水辦負責人說:在北京夏季,透水地面的溫度要比硬化地面低好幾度。而且,下雨后,經透水地面保存下來的雨水可慢慢蒸發出來,釋放到空氣中,增加城市的濕度和舒適感,也有利于滋養各種植物,從而大大減少城市的綠化用水。所以,鋪設透水地面的好處是多方面的。
修建于600年前的故宮,其地面的鋪設有80%以上是能透水的。從中國宋代到清代留下的園林、廟宇、宅院、街道的古地面看,古中國鋪設透水地面的方法至今仍領先于世界。因此,面對當今中國城市因硬化地面帶來的環境災難,我們唯一的出路是認真學習中國古人的鋪地智慧,這是一條有效減少城市雨災的經驗之路。
9.本文的說明主要內容是什么?(2分)
10.畫橫線的兩處都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1.最后一段中“唯一”能否刪去?為什么?(2分)
參考答案:
9.(2分)城市為什么要多鋪透水地面,城市的哪些區域可以鋪設透水地面以及鋪設透水地面的好處。
10.(2分)列數字、舉例子。用中外兩個示例及詳實的數據說明鋪透水地面的做法是普及的。
11.(2分)不能。因為“唯一”是個限制詞,強調要解決中國城市因硬化地面帶來的環境災難的出路只有一條,如果刪掉了,似乎還有別的出路。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