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籽纖維,棉花在熱帶地區可以長到6米高,一般為1~2米�;ǘ淙榘咨�,開花后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后凋謝,留下綠色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鈴成熟時開裂,會露出棉籽上的毛茸茸的白色棉纖維。棉纖維長約2~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水5~8%,其他物質4~6%。
②棉花原產印度,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宋以前,中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宋末元初,棉花大量傳入內地。至于全國棉花的推廣則遲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強制的方法才推開的。
③棉花是喜光作物,適宜在較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據測定棉花單葉的最低受光量為1000勒,最佳受光量為7萬~8萬勒。在此范圍內,棉花產量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提高。
④水分是棉花生長的重要條件。棉花與水的關系請見附表。
棉花生育階段 |
土壤保水范圍 |
水量需求 |
播種 |
0~20厘米土層 |
60~70% |
苗期 |
0~40厘米土層 |
60~70% |
初蕾 |
0~60厘米土層 |
65~75% |
盛蕾 |
0~80厘米土層 |
70~80% |
吐絮 |
0~90厘米土層 |
75~85% |
⑤棉花生長發育需要的水分和養料,主要通過根系從土壤中獲得,所需的溫度和空氣亦部分取自土壤,同時棉花生長需要土壤的有力支撐。棉田土壤的理化屬性,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棉花的產量和品質。土壤水分、養分、溫度、空氣、鹽堿含量、團粒結構等均對棉花生長有很大的影響。
⑥中國是世界產棉大國。一首《棉花與節氣歌》大致描述了我國產棉的基本狀況�!扒迕鞴扔昃o相連,華北新疆齊種棉。立夏小滿輕施肥,滋潤幼苗壯棉田。芒夏連暑勤追肥,日長夜高棉鈴見。立秋處暑收獲季,采摘歸倉笑開顏�!�
⑦棉花是天然綠色產品,作為傳統的保暖材料,由于透氣性冠于所有材料,且無靜電無刺激,所以老少咸宜。雖然羽絨的保暖性優于化纖,更優于棉花,但羽絨對過敏性體質的人會有一定的刺激(化纖好一點),所以這兩類材料的使用因人而異。盡管羽絨的空氣流通性能比棉纖維差,但化纖更是等而下之,極易貼在身上,不利于皮膚透氣。加上羽絨、尤其是化纖的靜電對皮膚刺激較大,容易造成皮膚粗糙和神經衰弱等問題。
⑧衣被天下,還數棉好。
1.本文主要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
A.列數字畫圖表分類別打比方 |
B.列數字畫圖表舉例子作詮釋 |
C.列數字畫圖表引資料作比較 |
D.列數字摹狀貌引資料作比較 |
2.仔細分析第④段所附圖表,下列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圖表講述的是棉花生育的各個階段在一定的土壤范圍內對水的相應的需求。 |
B.從圖表可以看出:水分是棉花體內的重要組成成分,棉花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水分。 |
C.從圖表可以看出:隨著棉花的生長發育,對水的需求越來越大。 |
D.從圖表可以看出:棉花生長需要土壤的有力支撐。 |
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棉花并不是花,是開花后長出的棉鈴成熟時裂開翻出的棉籽上的毛茸茸的白色棉纖維。 |
B.棉花是喜光作物,只能在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 |
C.棉田土壤的理化屬性,決定著棉花的產量和品質。 |
D.棉花是天然綠色產品,保暖性次于羽絨而優于化纖。 |
4.下列各項中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紡織用的材料不是棉花的花,而是棉籽上的絮。 |
B.第②段介紹的是棉花原產于中國的歷史。 |
C.在一定的范圍內,棉花產量與光照強度有關聯。 |
D.中國是世界產棉大國,其中從新疆到華北棉花種植面積很大。 |
參考答案:
1.C
2.D
3.A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