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①近年來,地球表面的溫度有逐漸升高的趨勢。很多科學家認為,這是二氧化碳增多的結果。一方面,全世界目前每年向大氣中排入50多億噸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氣中本應為綠色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過多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層厚厚的玻璃遮在地球上空,使得地球變成了一個大暖房。
②那么,有沒有辦法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再增加了呢?最理想的辦法就是讓二氧化碳重新變成對人類有用的東西�?茖W家發現,浮游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極高,能將二氧化碳轉換為對人類有用的物質。于是有人設想,利用生物技術大量培養浮游生物,這就等于建立起了一座大型海上工廠,以太陽光為能源,用細菌和藻等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回收有用的物質。
③也有的科學家設想,用現代的技術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液化,然后倒進深海海底的凹處,讓它們在海底和碳酸鈣進行中和反應,這樣就可以把二氧化碳儲存起來。
④還有科學家設想,將二氧化碳變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可燃氣體,又是極有用的還原劑。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變廢為寶了。
⑤從理論上講,把二氧化碳變成一氧化碳并不復雜,只要給二氧化碳的碳兩個電子,就可以大功告成,但實際上做起來卻不這么容易。法國的一批化學家起初在水溶液中用電化學的方法供應電子,想把二氧化碳變為一氧化碳,但結果很不理想,因為在水溶液中無法用電化學方法供應大量能量,也就無法使二氧化碳獲得電子。
⑥法國能源研究所的一批化學家,別出心裁地利用一種含有氮、碳、鎳、鈷的大環化合物為催化劑,通電后使二氧化碳順利地變成了一氧化碳。但應用這項技術獲得一氧化碳的成本太高,因而只是在理論上有價值,不能進入實際應用。
⑦盡管如此,人們在這方面進行的嘗試還是大有益處的,一旦找到了再生二氧化碳的實用方法,就會使我們居住的地球獲得新生。
(選自《人類科學史上等待回答的未解之謎》)
1.為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再增加,科學家設想了哪些辦法?(3分)
2.第①段劃線句中的“目前”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3.結合語境,回答下列問題。(3分)
(1)第④段中說“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 請問:“這一點”是指什么?(1分)
(2)閱讀⑤⑥兩段,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列舉“法國化學家把二氧化碳變成了一氧化碳”的實驗。(2分)
4.結合文章,談談你對鏈接材料的看法。(3分)
材料一:CO2是一種重要的工業氣體,目前國內有關研究部門已經利用該技術提純一百多種生物的精素,尤其是在生物制藥領域和食品保健品等方面,國內已經有幾套工業裝置。
材料二:應用CO2代替Ar 用于轉爐煉鋼吹煉氣,可大幅度降低煉鋼成本。
材料三:CO2可用作汽水、啤酒、可樂、碳酸飲料等充氣添加劑。美國人均消耗飲料為147公斤,全球的飲料人均消耗量為21.3公斤/年。而我國在98年,飲料人均消耗僅為4.5公斤/年。近年來,CO2作為飲料添加劑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參考答案:
1.利用生物技術大量培養浮游生物,用細菌和藻等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用現代的技術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液化,把二氧化碳儲存起來;將二氧化碳變成一氧化碳。(3分,每點1分,意對即可)
2.不能刪(1分)�!澳壳啊钡囊馑际恰艾F在”(“時下”“眼下”“ 現今 ”)的意思,說明“全世界每年向大氣中排入50多億噸二氧化碳”只是現今的狀態,并不涵蓋過去和將來,如果刪去了,意思就變成“全世界每年向大氣中排入50多億噸二氧化碳”,與原意不符(1分,劃線句寫出其中一句亦可,意對即給分)。這個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分)。
3.(1)“這一點”是指將二氧化碳變成一氧化碳。(1分)(2)舉法國化學家把二氧化碳變成一氧化碳的例子,是為了具體、有力地說明應用這項技術獲得一氧化碳的成本太高,只是在理論上有價值,不能進入實際應用,要想把二氧化碳變成一氧化碳還需努力。(2分,意對即給分。)
4.略。本題3分,言之成理即可,其中“結合文章內容和鏈接材料”1分,圍繞“二氧化碳有利”發表看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