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了,太陽離地還有三竿高。挽個小竹筐,拿把小鐮刀,或是去挖野菜,或是去薅絆子草�?赏诘囊安酥饕强嗫嗖�、辣辣子菜和陽溝子菜�?嗫嗖擞姓婕賰煞N,真的色深,假的色淺;真的可供人食,假的則只能喂禽畜。那些還沒有生蚜蟲的辣辣子菜在開水里燙過一遍后,可拌上蒜泥涼吃,也可以包成菜團子吃。盡管那時只能用玉米面做皮,卻是那些苦澀的歲月里難得的美味。陽溝子菜葉片狹長,邊沿向上翹起,形狀像水溝,故而得名。我最喜挖剛破土的陽溝子菜。拂去周圍的松土,一截白兮兮脆生生的菜芽便露出來了。也不用洗,隨手捏一塊擱進嘴里,輕輕一嚼,菜汁四溢,透出一股澀澀的甜�! �
絆子草細如粗針,一節一節蔓延長去,可長到幾米之長。絆子草多的地方,縱橫交錯,密如蛛網,人走在上面,一不小心便會被絆倒,故稱之為絆子草。這種草牲畜并不喜食,對人們卻大有用處。布谷鳥叫了,麥子快熟了,絆子草也長出來了,人們便大捆大捆地采回家去。晚飯后,月亮掛上樹梢,一家人一邊聽著收音機里播講的評書,一邊大小人丁齊上陣,將采來的絆子草擰成草繩,等麥熟時捆麥子用。啊,那情景往往是月華如水,蛙聲震天,一聲或兩聲布谷鳥的鳴叫由遠而近,或是由近而遠……
如今,我雖然仍居鄉村,卻因不諳農事不務農活而漸漸疏遠了鄉野,疏遠了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野草和野菜,疏遠了那些曾經耳熟能詳的土標和地名。幸好還有那些已經溶進血液里去的記憶,在布谷聲又響起的時候,引領著我再回到那個青澀卻充盈著芬芳的少年時代�! �
后記:
布谷鳥是鄉村的精靈,因為有了它的鳴叫,鄉村才有了靈魂。聽不見布谷聲了,當然不是布谷鳥的錯,你心里的布谷鳥死了,你耳際的布谷鳥當然也就啞了�! �
另:
布谷鳥的叫聲并不完全雷同,最常聽到的是那種循環往復的“布——谷”聲。這可以被看作是布谷世界里的主旋律。還有偶爾聽到的變調叫法:“布——谷,布——谷,布布布谷”,聽起來更活潑一些。再一種情況是兩只布谷鳥遙相呼應的叫法,或一遠一近,或一東一西(一南一北),此起彼伏,錯落有致,乃布谷世界中的上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