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成杰
母親的那雙繡花鞋究竟是什么時候繡成的,我已不十分清楚,大概是在她四十來歲的時候吧。記得那是我從壁櫥里偶爾翻出來的,當時只是覺得很奇怪,同時又感到有些怯意,因為那藍色鞋幫上面繡著的那些色彩斑斕的花花草草讓我油然生出些許寒意。待問及母親,母親倒也豁通,隨意地說那是她的送老鞋。我又問送老鞋是干什么用的?母親便進一步解釋說就是等她死了的時候才穿的鞋子。記得當時聽了母親的這番話后我便哇地哭出聲來,邊哭邊說娘是不會死的。母親安慰我說傻孩子人又不是神仙哪里有不死的,我卻執拗地說娘就是不會死。最后母親變著法子哄了我好長時間才作罷。不過從那以后我一看到那雙母親的繡花鞋心里就害怕,覺得那是件不祥之物,并好幾次都想偷偷地把它燒掉,然而卻始終沒敢。
后來聽母親說鄉間有這種提前為自己準備壽衣的習俗。母親說一般活到四五十歲的時候無論男女都著手準備了,仿佛是一種宿命里的安排。母親說這番話的時候很隨意,即使說到“死”字的時候也是那么地坦然,好像是在說家長里短似的。于是后來我便經�;匚赌赣H的那番話,覺得那番對待死亡的話語如此樸素卻又體現著如此深刻的感悟。母親沒有文化,我知道她的那番話首先是民間所傳承的那種集體無意識在她的思想中洇染的結果。但民間的這種對待死亡的坦然和理性也足以讓我們驚嘆與頷首。生老病死是宇宙間的大道所在,生與死相生相成是大自然的公理法則。這些,作為接受了正規、正統的教育,有著一定的文化知識和思辯能力的我們都耳熟能詳,并經常被我們用作談話和寫作的素材�?晌覀冇钟袔兹嗽浫缥业哪赣H那樣坦然地面對死亡呢?那時母親可以說正當年富力強的年齡,上有老下有小為生計一刻不停地忙碌著。我的意思是說那時的母親還沒有到那種垂暮的時候,卻能夠在如此充實而又忙碌的現實生活中冷靜地為自己的死亡作準備,這便不能不讓我們為之驚嘆了。母親總是說,她是怕真的到了那一天卻不能穿上自己覺得可心的衣裳,早準備下了心里面才覺得踏實。我想母親的話里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她沒有說出來:活著的時候就要該咋活咋活,這樣等死亡到來的時候走得也踏實。
母親不懂得什么是哲學、人生觀,但是我想,母親的那雙現在仍然珍藏著的繡花鞋便是她老人家最為樸素,也最為權威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