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自由一樣,黃金從來不屈居于低估其價值的地方�!�
——莫里爾,1878
本章目錄:
▲01: 貨幣:經濟世界的度量衡
▲02: 金銀:價格動蕩的定海神針
▲03: 債務貨幣脂肪與GDP減肥
▲04: 金融業: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空軍”
▲05: 未來的戰略:“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06: 金銀中國元:邁向世界儲備貨幣之路
本章導讀
�。保福担澳�,倫敦毫無疑問的是世界金融體系的太陽,1950年,紐約成為了全球財富的中心,2050年,誰將問鼎國際金融霸主的寶座呢?
人類有史以來的經驗表明,崛起中的國家或地區總是以更加旺盛的生產力創造出巨大的財富,為了保護自己的財富在貿易中不被別人稀釋的貨幣所竊取,這些地區有著保持高純度貨幣的內在動力,恰如19世紀堅挺的黃金英鎊和20世紀傲視全球的黃金白銀美元,而世界的財富從來就是自動流向能夠保護其價值的地方。堅挺穩定的貨幣反過來又極大地促進了社會分工和市場資源的合理分布,從而形成更加有效率的經濟結構,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反之,當強盛的國家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社會生產力不斷萎縮,龐大的政府開銷或戰爭費用逐漸掏空了從前的積蓄,政府總是從貶值貨幣開始,企圖逃避高筑的債臺和搜刮人民的財富,此時,財富將不可逆轉地外流去尋找其它能夠庇護它們的地方。
貨幣是否堅挺成為一個國家盛衰交替的最早出現的征兆。當1914年英格蘭銀行宣布停止英鎊的黃金兌換時,大英帝國的雄風就一去不復返了。當尼克松1971年單方面關閉黃金窗口時,美利堅的輝煌業已到了盛極而衰的轉折點。英國的國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中迅速地消散,而美國幸運的是在一個沒有重大戰爭的世界里,還能夠保持一段時期的繁榮。但表面上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大宅門,里子卻已逐漸被巨額債務所掏空了。
從歷史上看,凡是操弄貨幣貶值來試圖欺騙財富的國家,最終也必將被財富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