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認為:“人多不見得好�?梢宰龊美泄ぷ鞯娜撕芏�,但在企業面臨難關時,能有所貢獻的人卻非常少。而這種人,多半要在大事臨頭時,才能顯示他們的價值。這時,單憑知識和經驗并不夠應付,更重要的是能夠超越自己的利害得失,有‘舍命’以赴的氣魄及洞察力。這才是真正有影響力,有價值的人�!边@種人,也就是企業的靈魂人物。
人人都可憑平日積累的努力,成為這種靈魂人物。哪些人在公司里容易成為靈魂人物呢?
IBM的最高行政顧問約翰·喬理認為,在任何機構里工作有成就的人都不會超出下面三類:開發人、執行人和協調人。在一個公司里,開發人的任務是開發新的產品,找到新的客戶,從而擴展公司的業務并給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執行人起著某種監督作用,比如說是公司的財務人員。這種人對過程進行監督,以確保公司獲得利潤而不是損失。協調人來協調以上兩類人的關系。讓他們保持高效的和好的情緒。這一類人通常是管理人員。
他還舉例說:
比如像IBM公司,只要公司投入運轉,開發人就是那些新軟件的發明人。執行人就是為了讓全世界都了解這種新軟件而做廣告宣傳的一類人員。協調人則是主管營銷的副總裁。也許這種劃分并不是那么科學,可是我們深信,了解你自己是屬于哪一類的人會有莫大的好處。開發人在公司里如能盡量發揮,就可以盡快發展。執行人也可獲得提升,但較前者慢。協調人看起來不那么幸運。但如果你干得出色,你也可獲得晉升,因為前二者離不開你有效的協調工作。
切記一點:什么都不是的人,要小心謹慎地過日子。在上司心中,公司有靈魂人物占據著大部分空間,這種人物最本質的一點,是他們對公司的存在與發展至關重要,而公司的存在與發展,更是上司日思夜想的事情。
你是不是公司的靈魂人物,也表現在你如何對待公司人常見的做法--跳槽上。這也是表明你對你的公司是否忠誠和信任的標志。
“國際管理集團”的創始人馬克·H·麥克科承認,在企業中想不斷上升,有兩個途徑。
一個途徑是你從一個公司跳入另外一個公司,這樣螺旋可上升至頂點。對于那些精明、善交朋友、善于把在前一個公司所學到的本領在新公司中加以運用的人,這個途徑可以考慮。這也是中國人常常提到的“跳槽”。另一個途徑,是你在同一個公司內不斷上升。這樣,你幾乎要終身伏案而做。實際上,對出類拔萃的管理人員來說,在大公司都有“快車道”。在大公司里,你幾乎可以任意地隨著公司的分部或區域性機構的變動而變動。這樣,不管你是在瀟灑地向上,還是拼搏地向上,有一點可以肯定,大方向是不會錯的。
那么“跳”還是“不跳”呢?中國人畢竟剛剛開始步入市場經濟。首先要排除一個誤解:有些人認為只有那些總是“跳來跳去”的人才是最適應市場經濟的,因為他們往往有雄心壯志,更富于冒險精神。
馬克先生指出這種想法的錯誤:業務中的許多決策都可能使你感到內疚,但對公司的忠誠終歸是個不可少的美德。那些經常跳槽的人更富冒險精神的說法也要更正,也許他們也是在躲避風險,經常是,他們的餿點子快要敗露時,他們跳槽了。在他們“光輝”的“跳史”中,留下了不少未完成的工作。
但這并不是一概否定“跳”的正確性。有時候,你也必須改變一下自己的處境�?墒�,千萬不要盲目崇拜那些敢于跳槽的人,不要把他們當作英雄。
與公司同行,你也能獲得提升。上司更欣賞那些同舟共濟的人。以跳槽來顯示自己的價值,或是威脅上司的做法,未免過于輕浮,顯然不是真英雄的本色。
儒家文化中,更加注重與企業的感情。保持足夠忠誠的人才能最后經過大浪淘沙顯出真金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