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采用消極的辦法來對待,比方說忍受、躲避、掩飾等等,但是時間一長,你就會發現心情會變得更糟糕,即使是不停地換工作,也無法擺脫。還有一些人試圖在工作間隙來玩游戲或者搞幽默來緩解,或者跑到室外用自己不滿的拳頭擊打墻壁、樹木以及其他的什么。但是,這也不是明智的選擇,同樣是一種消極的解決方式。
不要輕視工作中的厭倦感,它是很致命的。工作步調不斷加快,得失之間也變得鮮明無比。而這種討厭的厭倦感會讓我們散漫、見怪不怪、以至程序化地完成工作任務。長此以往,工作積極性自然下降,情緒的變壞常讓自己頭昏腦漲,稍有心態調整不當,就有可能落入情緒憂郁的惡性循環中。如果你感到手足無措的話,可以向別人求助,這并不是軟弱的表現。在很多的時候,坦白比忍受需要更大的勇氣。
我們是否曾經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工作究竟是為什么?工作究竟跟生活有什么關系?對許多人來說,工作首先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雖然不是人人都能達到將工作作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為社會做貢獻的高度,但是如果只是將工作僅僅等同于一種謀生手段,而拘泥于這一點,又怎么能夠得到工作的快樂呢?工作會在這種認識下變得像一把越來越鈍的斧子,既砍不了柴,還會把雙手磨出血泡。其實不管什么工作,每個人在剛開始接觸時都會有強烈的新鮮感,由接觸到全面熟悉,那種新鮮感也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管你多么想將這個過程推遲。
將枯燥的工作變得快樂,那么最好是時刻計劃自己的夢想。出現對于工作的厭倦,是因為我們只知道單一工作,而沒有明白自己工作的價值。其實只要在工作中時刻計劃自己的夢想,明確自己要實現一定的價值,這種帶有使命感的工作會變得妙趣橫生。
我們只知道單一工作,而沒有明白自己工作的價值。其實只要在工作中時刻計劃自己的夢想,明確自己要實現一定的價值,這種帶有使命感的工作會變得妙趣橫生。
夢想必須是為你專門設定的,因為你本身才是成為實現目標的原動力。從一種更高的視角重新審視工作,從中發現自己神圣而偉大的夢想,而不是為他人服務的目標。將自己的思考與判斷加進去,盡量使夢想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就任何一種夢想而言,當你所參與的成分愈高,你對其實現所付出的努力將愈大。
計劃的夢想必須具體而且可以衡量,含糊籠統的目標極難當作行動的指南,而且會把我們帶到以前的狀態--枯燥、疲憊和厭倦。比如我們要將自己的業績提高,而且還很決心似的要提高。但是我們并沒有將這個小小夢想的具體標準明確出來,到底提高到什么程度呢?從而失去了去實現夢想的基礎。將自己的夢想變成可以衡量的階段性小目標,不斷為自己出點兒難題,使工作在流程或者實際難度上變得與以往不同。同時,除了工作環境,還可以去外部開辟學習培訓的各種不同環境,為自己的進一步發展“充電加油”,并且努力地爭取在各種場合結識專業人士,將自己的工作帶入一個嶄新的空間。
夢想必須用書面列明,許多人都以為沒有必要將它寫下來。他們常說,他們已將夢想記在腦中,只要時常想起它,是否寫下來無所謂。其實,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做法,將夢想寫下來是非常重要的,時刻能夠感覺它清晰明確的存在,否則將會失去計劃的意義。最好在計劃夢想的時候,同時把實現的期限也明確地制定出來,堅決不允許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