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夏二覺得很惋惜,想想自己的所為,很是有點兒后怕!
幾年以后,解三被凍死野外。解三死后,其子承父業,數年后翻蓋新房,扒舊屋的時候,扒出了那個人頭黃。解三之子只認得一般牛黃,卻不認得人頭黃為何物,便求夏二指教。夏二望著那人頭黃,面色冰冷,許久了才說:“是一塊普通的藥草,你留它沒用,放我這兒吧!”
解三之子把人頭黃送給了夏二。夏二后來用人頭黃救了許多人,分文不取,有求必應。這樣過了三十余年,夏二已年近八旬。臨終的時候,他喚過家人,從懷里取出那顆人頭黃,安排說:“這塊藥物,只可施舍,不可貪利!”
不料夏二死后,其子夏仲不守諾言,將人頭黃賣了,成了方圓幾十里的富戶。家中子女都因家中富有而不行正道,夏仲最后也因此懸梁自盡。
(有刪改)
7.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解三比較聰明,知道瘦牛有牛黃,因此,平常買牛時不買肥牛,靠摘取牛黃出售發財,后來也因牛黃而瘋。
B.小說采用第三人稱的口吻敘述情節,融神態、動作、心理、語言描寫于一體,將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C.夏二聽到解三來借梯子,以為解三已知道自己到他家行竊,一連數日都心郁如鉛。良心的不安使他失智發瘋。
D.小說構思巧妙,以“牛黃”為線索,通過人物對待人頭黃的不同態度,集中呈現了對社會不良現象的批判。
E.解三不肯拿人頭黃治夏二,一是不想泄露自己有寶的秘密,招來災禍;二是知道夏二到自己家偷過人頭黃。
8.開頭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請簡要分析。
9.小說中夏二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
10.這篇小說以“牛黃“為題,用意很深。請從主題思想、人物塑造方面選擇其一,結合全文,陳述你的觀點并分析。
參考答案:
7.答D給3分,答B給2分,答E給1分,A、C不給分
8.①介紹牛黃的相關知識,讓讀者對牛黃有個了解,又照應了標題;②突出了牛黃的功效、價值,暗示情節的發展與牛黃這一事物密切相關;③總起下文,為下文夏二見寶起歹意和解三怕人家知道自己有寶(或解三見病不救和最終不治)做鋪墊。
9.①見寶起意,居心不良,看見解三有寶就想據為己有。②作繭自縛,自食苦果,因擔心解三知道自己企圖偷竊而終日不安,以致失智發瘋。③良心未泯,擔心解三之子識得人頭黃之價而不知其“害”,后來利用寶物為民治病,救贖靈魂。
10.觀點一:使主題更加集中、深刻。小說通過敘述解、夏二家為一己之私害人害己的故事,以小見大,批判了社會上因財而迷失真與善的社會現象;揭示出行不義者終將自食其果的道理。觀點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突出。通過人物對待人頭黃這一稀世之珍的表現,刻畫了人物的貪財而迷失真與善的性格;通過解三不肯拿出人頭黃給夏二治病等情節,揭示了人物的自私;通過人物因人頭黃而最后導致的結果,表現了作者對世人貪財的批判。
【解析】
7.E“知道夏二到自己家偷過人頭黃”不夠準確,解三未必知道夏二到過自己家行竊;A不是每一頭瘦牛都有牛黃,解三葉不是不買肥牛,只是多買瘦牛而已;C夏二發瘋不是因為良心的不安,而是以為解三知道自己到解三家偷竊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8.首句(段):①內容上:概括該段的內容;豐富了文章的內容(情節),該段揭示的主旨;該段表達的情感、觀點;該段刻畫人物形象、心理等。②結構上:一般有點題(照應題目),引出話題,引出下文,點明主旨,總領下文的作用,文章的線索,也可為后文提出觀點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鋪墊,設置懸念,能引起讀者的興趣,還可點題及交代故事起因、背景、緣由或環境或時間、地點。解答此題運用的就是上面的筆記。起到點題和推動故事故事請節的發展,總起下文的作用,答題時結合文本,如,突出了牛黃的功效、價值,暗示情節的發展與牛黃這一事物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