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說罷,溘然長逝。達家子孫將喪禮辦得非常寒酸,百姓們紛紛議論達家孩子不孝,但達家人不在意。幾十年后,達家還在,子孫興盛,還出了好幾個人才,而其他富戶沒有逃過“富不過三代”的宿命,相繼敗亡。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 2011年4期,有刪節)
7.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饑民流落“鐵公雞鎮”,吝嗇的達老爺子將開粥棚。但是達老爺子規定,饑民領粥時必須先干活再磕頭,那米少糠多的粥引起了饑民和家人的不滿。
B.達老爺子施舍遭罵,他也意識到自己做得過分了,于是不得不改規矩,變磕頭為干活,并遣走傭工。
C.水災過后,達老爺名聲臭不可聞,臨終之語卻讓家人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D.達家為老爺子的喪事辦得非常寒酸,讓鎮子上的百姓們議論紛紛,這反倒讓達家在幾十年后子孫興盛。
E.這篇小說的內容涉及“勤儉持家”“行善亦有道”的主題,有很強的現實警示作用。語言質樸通俗,讀來令人沉思良久,受益頗多。
8.請分析小說中達老爺子的形象。
9.小說中的“小兒子”出現了兩次,請簡要分析這個角色在小說中的作用。
10.小說的最后兩段點明了題旨,尤其是達老爺子臨終那番話啟人深思,請結合傳統文化,聯系當今社會現實談談自己的理解。
參考答案:
7.選E得3分,選C得2分,選A得1分
8.①形體消瘦,吝嗇(勤儉,節�。┏旨�;②心地善良,施舍有方,堅持己見(固執己見);③教子有方,深謀遠慮。(一點2分,三點6分,意思對即可)
9.小兒子在文中兩次出場,第一次為粥的質量同父親據理力爭,第二次為父親遣走家里的傭工表示擔心,認為父親心狠。其作用有:①襯托主要人物。小兒子是陪襯人物,更好地襯托了達老爺子的形象;②在結構方面,推動情節發展,避免情節單一;③在內容方面,作者通過“小兒子”的言行傳達一種善的理念,豐富了小說內容。(一點2分,三點6分,意思對即可)
10.示例一:我認為達老爺子的所作所為詮釋了為善的真正內涵。①樂善好施,有心向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當今社會上人們的一種價值取向,但行善亦應有道。②老爺子最后那番話中“我不會讓災民們覺得討來的飯特別香”,“ 錢花好了能幫人,花不好就毀人”表明他是一個很特別的“鐵公雞”,做事有自己的思想、價值觀,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真正的幫助災民。③我們身邊有一些善心人或救助機構,有心施善或幫扶,可有些方式讓受助者失卻了尊嚴,有的救助后跟蹤調查不力,錢物沒有用在最關鍵的地方,受助者沒有真正走出困境,反而陷入了依賴的泥潭。
示例二:我贊同達老爺子勤儉持家。行善有方的做法。①中華民族有艱苦樸素、勤儉持家、子承父業、發揚光大等優秀傳統文化。②老爺子臨終前的話有深意,他教育家人要勤儉持家過日子,錢要用在刀刃上,以防止子孫由富變驕奢,文中說“我這么做,既為他們好,也是為你們好”、 結尾說“幾十年后,達家還在,子孫興盛,還出了好幾個人才,而其他富戶沒有逃過“富不過三代”的宿命,相繼敗亡�?梢娮訉O們聽懂、遵守了老爺子的臨終遺言。③今天,社會上的一些“富二代“聽不進長輩們的教育,或是教育存在某些缺失,他們揮金如土,甚至敗光家業。(共8分,觀點2分,結合文本4分,聯系社會現實2分。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
【解析】
7.試題分析:本題以客觀題形式考查對小說內容、行文特點的理解與分析。A中“先干活再磕頭”有誤。B中改變規矩并非達老爺子迫不得已,而是他有意為之。D中大家的子孫興旺并不是因為鎮子上人們的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