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作家高陽在小說《紅頂商人》中,把胡雪巖的克星鎖定為盛宣懷。該書把盛宣懷描述為一個“冷血殺手”,盛每次出手,都能讓胡驚出一身冷汗,最后還令胡搭上了身家性命。
誠然,在晚清紅頂商人排行榜上,盛宣懷與胡雪巖不相上下,他們之所以成為“冤家”,不僅是因為同行,更因為所走的“線路”不同——胡雪巖走的是湘系左宗棠的路線,盛宣懷走的是李鴻章淮系路線。利益與路線的博弈,導致盛宣懷與胡雪巖這對冤家積怨越來越深,決戰時刻終于在盛宣懷刻意、胡雪巖不經意間發生。
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盛宣懷采用“竊聽、摻沙子、挖墻腳”這三招,對對手胡雪巖發起暗戰總攻。
竊聽即盛宣懷通過電報掌握了胡雪巖的商業秘密情報。知道胡雪巖要高價盡收國內生絲、企圖壟斷絲業的動向。摻沙子指盛宣懷一邊收購生絲向胡雪巖的客戶出售,一邊聯絡各地商人和洋行買辦偏偏不買胡雪巖的生絲,致使胡雪巖的生絲庫存日多,資金日緊,苦不堪言。挖墻腳即挖斷資金鏈,拖死胡雪巖。胡雪巖80萬兩借款正好到了還款期限,外國銀行向胡雪巖要錢。本來這筆錢是胡雪巖為左宗棠代籌的軍餉,應由各省協餉來補償給胡雪巖。但盛宣懷找到上海道臺邵友濂,打著李鴻章的大旗,指使上海緩發這筆協餉,然后又讓人四處放風,說胡雪巖銀行倒閉在即,造成擠兌風波。
盛宣懷的“三板斧”,讓胡雪巖防不勝防,四面楚歌的胡雪巖窮途末路,即便賣房產清倉,但最后還是沒挨過擠兌風潮。銀行門檻被踩破了,門框被擠歪了,無力回天的胡雪巖終于破產。
胡雪巖的克星,看似是另一個利益集團的對手盛宣懷,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簡單嗎?不要忽視整個事件中還有另一個人——朝廷……
成也官場,敗也官場。晚清著名官商胡雪巖的主戰場,始終不在“商場”,而在“官場”。胡雪巖的命運始終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的所謂“傳奇”,只不過是“尋租權力”而后又被權力吞噬而己的一場電視連續劇。
胡雪巖的商才最突出的表現是“整合能力”,他整合官場、商場、黑道各種勢力,同大小官員與漕江幫派打成一片,一度手眼通天。
不過,胡雪巖的天就是左宗棠,而這位時任兩江總督的左帥,雖然威風八面,但畢竟不是最高的那片天,比起朝廷來,他仍為一小巫,而“大巫”不保,小巫又奈之若何呢?
胡雪巖的倒掉,看似湘淮兩派斗爭的結果,胡雪巖看似李鴻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犧牲者,實則是朝廷早就垂涎的一塊肥肉。
盡管晚清通商對外開放,但統治者的本質沒有改變。他們依然是地主主宰“末業”的“打劫”態度,區區一個胡雪巖,即便有個地方大員照顧,也注定蹦跶不了多久。
慈禧太后下令革職查抄,嚴追治罪——從清廷對胡雪巖的最后處置不難看出,他們對彼時這位最大商人是不保的。
巨商如豬,養肥了注定是要宰的。官商也是商,本質為商人的胡雪巖注定是要被洗劫的,這主要由封建王朝的統治哲學所決定。
1.下列有關胡雪巖失敗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盛宣懷實施“三板斧”的策略,令胡雪巖防不勝防,是其最終陷于四面楚歌、無力回天的境地,終至破產的重要原因。
B.“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胡雪巖依附左宗棠,仰賴官場勢力庇護才得以生意紅火;然而他的失敗,與湘淮兩派的斗爭脫不了干系。
C.胡雪巖庫存的生絲賣不出去,資金周轉出現問題,自己的銀行又抽調不出錢返還外國銀行的錢款,這也是他失敗的一個原因。
D.巨商如豬,養肥了注定是要宰的。官商也是商,本質為商人的胡雪巖實力不斷擴大,危及到李鴻章的利益,勢必要被淘汰出局,這是由封建王朝的統治哲學所決定。
2.對文中畫線句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胡雪巖介入了淮湘兩派的斗爭,就注定他已經從生意競爭轉入了政治斗爭。而生意競爭和政治斗爭又是兩回事,生意競爭無非是你賺我賠,而政治斗爭則是你死我活,所以說他的命運已經不是自己掌控的了。
B.胡雪巖雖然擠進官場,勾結上朝廷大員的時間并不長,但是他書寫了自己的人生“傳奇”。
C.清朝政府是不會任由胡雪巖實力無限膨脹的,從清廷對胡雪巖最后的處置態度不難看出,他的悲劇是必然的。
D.胡雪巖的發跡史,是對那個特殊時代“官商一體”的腐敗制度的最好詮釋,胡雪巖商界的“紅頂”傳奇,不過是一部官商勾結的丑劇。
3.聯系全文內容,下列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胡雪巖與盛宣懷是同行,加之二人在政治上所走的“線路”不同,導致積怨越來越深,所以雙方的決戰在不經意間爆發了。
B.盛宣懷以胡雪巖為幫左宗棠籌餉而向外國銀行借款為突破口,打著李鴻章的旗號,一方面煽動外國銀行向胡雪巖催討借款,一方面暗中阻止上海道臺撥款歸還胡雪巖,以此切斷胡的資金鏈。
C.胡雪巖整合官場、商場、黑道各種勢力,同大小官員與漕江幫派打成一片,這是他商才最突出的表現,也是他最成功的一面。
D.當統治者還是強加在百姓頭上的征服者、壓迫者的時候,他們以國家為自家私產,作為被統治者胡雪巖,永遠擺脫不了被打劫的命運。
參考答案:
1.D.(“危及到李鴻章利益”,表述觀點狹隘,從“不要忽視整個事件中還有另一個人——朝廷” “慈禧太后下令革職查抄,嚴追治罪”來看,應該是統治階級的利益。)…點此查看本文完整答案(答案頁第4頁)…3.D. (A.“不經意間爆發”不正確,原文是“在盛宣懷刻意、胡雪巖不經意間發生”。B.“打著李鴻章的旗號”只是表現于“暗中阻止上海道臺撥款歸還胡雪巖”。C.“也是他最成功的一面”不正確,從全文的觀點看,這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社科類現代文的閱讀能力。點評:論述類文章中的重要詞語,往往不是一般的詞語,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屬性。還有代詞的指代對象或內容的認定,多義詞的判斷,隱含信息比較豐富的詞語的推斷,都必須準確把握。我們做這一類的題,最好參照選項在原文中找出與之相關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對照。如果表述不同,我們要看看它表達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表述不同,意思也不同,即可選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