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物種的分布都有其固有的疆域,然而人類的活動卻可以輕易地將物種帶離其億萬年囿禁的家園。人們用鳳眼蓮(水葫蘆)飼喂牲畜,用互花米草保灘改土……正當人們自以為得計的時候,大自然的報復也開始了:鳳眼蓮霸占并糟蹋了美麗的八百里滇池,互花米草像瘋了似地吞噬著海灘堤岸以及其間的一切生物。于是,人們開始警醒:我們遭遇到了生物入侵!
造成以上生物入侵的原因是人們“引狼入室”。因為這些入侵的物種,是人們出于農林牧漁業生產、生態環境建設、生態保護等目的有意引進的,到最后卻無法控制,以致泛濫成災。伴隨人類活動而進行的生物“偷渡”也是造成生物入侵的重要原因。世界不同地區之間越來越頻繁的貿易、運輸、旅游等活動,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全球“旅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許多生物伴隨著人類活動漂洋過海,到其他地方落地生根,其中一些物種泛濫成災,成為“入侵者”。此外,生物靠自身的擴散傳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也可能進入異地,成為“入侵者”。
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大部分外來物種成功入侵后,生長難以控制,造成嚴重的生物污染,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原產于南美洲曾作為花卉引入我國并一度作為豬飼料推廣的鳳眼蓮現已遍布八百里滇池,嚴重破壞水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已導致大量水生動植物死亡。有的外來入侵物種通過壓制或排擠本地物種,形成單優勢種群,危及本地物種的生存,最終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原產中美洲的微甘菊入侵深圳內伶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致使島上4000多畝喬灌木叢林被微甘菊所覆蓋,大量樹木枯死,獼猴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另外,生物入侵還會導致生態災害頻繁爆發,嚴重危害農林業生產。近年來,松材線蟲、美國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蟲嚴重發生與危害的面積逐年增加;飛機草、紫莖澤蘭、空心蓮子草等肆意蔓延,已到了難以控制的局面。據專家估算,我國每年因入侵生物所造成的災害給農業帶來的損失占糧食產量的10%—15%,棉花產量的15%—20%,水果蔬菜的20%—30%。外來入侵物種有時還直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作為馬草料由侵華日軍從日本帶入我國的豚草,現已分布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其花粉是引起人類花粉過敏癥的主要病原物,可導致“枯草熱”癥。
外來生物一旦入侵成功,很難徹底根除,而用于控制其危害、擴散蔓延的防治代價又極為巨大。如何狙擊生物入侵,已成為當前科學研究的一個熱點。
1.下列有關生物入侵危害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生物入侵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生物污染。
B.生物入侵會危及本地物種的生存,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C.生物入侵會導致生態災害頻繁爆發,嚴重危害農林業生產。
D.生物入侵會導致“枯草熱”癥等疾病的蔓延,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
2.依據文意,下列屬于人們“引狼入室”的行為所造成的惡果的一項是
①“植物殺手” 豚草瘋狂侵襲南昌;
②水葫蘆淤塞河道,擠占黃浦江;
③松材線蟲侵吞江蘇松屬植物;
④互花米草肆虐,崇明島不再是鳥類天堂;
⑤美國白蛾威脅天津大樹。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3.綜觀全文,下列對“生物入侵”這一概念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生物入侵是指生物在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下由原生存地進入其他地區并對當地造成生態災難或對當地的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生產以及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現象。
B.生物入侵是指生物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從自然分布區進入其他地區并對當地造成生態災難或對當地的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生產以及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現象。
C.生物入侵是指生物在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下由原生存地進入新生態環境并對新生態環境中的其他物種造成嚴重威脅的現象。
D.生物入侵是指生物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從自然分布區進入新生態環境并導致新生態環境生態災害頻繁爆發的現象。
4.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外來生物既能豐富我們的生物物種,也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危害。
B.世界不同地區之間越來越頻繁的貿易、運輸、旅游等活動,大大增加了生物入侵的機率。
C.防治外來入侵物種的威脅和危害,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根本問題。D.人類只有尊重自然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才能徹底狙擊生物入侵。
參考答案:
1.D(“導致‘枯草熱’癥等疾病的蔓延”有誤)…點此進入高中說明文閱讀訓練參考答案100則查看完整參考答案(本文答案在第3頁)…4.C(有的外來入侵物種會危及本地物種的生存,因此防治外來入侵物種的威脅和危害,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但未必是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