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羅斯式的城市里長大的。
那時候,教堂頂的白雪,尖樓上的鐘響,緊裹黑衣的修女……無不誘惑著我對神秘殿堂產生不著邊際的遐想。
外公是天主教徒,對耶穌十分虔誠。他不僅自己信教,每周還要領兒孫們去教堂禮拜和做彌撒。他與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謙恭、和善,小孩們都喜歡圍著他蹦呀跳呀,或聽他講圣經故事。
神父是外公的摯友,也是兩個舅舅的教父。閑暇時常來家里與外公聊天,對飲,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談得投機便與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兩個舅舅才十八九歲,對教父更是頂禮膜拜,言聽計從。
外公的興趣很廣泛,爬山、釣魚、打獵、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沒有他不好的。有一次去雪山打獵,一熬就是半個月,結果還真打死一頭黑熊,一個人把熊用爬犁拉了回來。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貍蹄蹄皮大衣,據說是件寶物。外公說穿上它就是在雪地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凍不死。這件大衣是用好幾百只紅狐貍皮縫制的,我猜,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錢的。
秋去冬來,北方的大地又覆蓋了一層白皚皚的冰雪。天氣冷得能凍掉行人的下巴頜,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頂。外公是個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聽家人勸阻,拿著漁具到江面上戳出一個冰窟窿,下網撈起魚來。從清晨到黃昏,家人見這么久未歸,便去尋找。江面的冰上擺著漁具,卻不見了老人。
全家人慌慌張張地奔到江邊,望著冰窟窿里蒸騰出的寒氣哭號不停。人們都說,一定是老頭子撈魚不慎跌進冰窟窿里了。
由于未撈到尸首,外公的喪事也只好草草舉行。盡管這樣,還是趕來了許多人,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們大都受過外公的恩惠,希望能為老人做點什么……忙前忙后,里外張羅得最歡的要屬老神父了。分家的時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對他說:“告訴你,我昨晚做了個夢,夢見你爹在那邊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他蹲在雪地里,一絲也不掛呀!我看見他身體直打顫,好可憐呢!”
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說:“孩啊,昨夜你爹又托夢給我,他說那邊天冷,他快被凍死了……”
兩個舅舅像兩只傻鵝,呆呆地望著教父,不知如何是好。
翌日,教父又來到我家,告訴舅舅說外公夢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給捎過去。
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來大衣,讓教父拿走了。
做禮拜的時候,教父滿臉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著眼睛說:“你爹接到大衣穿上了,還夸你是個大孝子呢……”幾句話說得大舅輕飄飄的。
可是,沒過幾天,外公突然活著回來了。四鄰震驚不小,家人歡天喜地。
原來,那日外公在江面網魚,幾網下去,不見半個魚星,來了脾氣。旁邊正好有位老漁翁經過,便賭氣扔下漁具,隨老漁翁到江下游用大網撈魚去了……
從此,教父再也沒到家里來過。外公到教堂幾次,教父均以病相避。一連好幾年,外公怕教父難為情,也就換了一個教堂做禮拜。
記得外公臨終前,還念念不忘這件事。他躺在床上,用微弱的聲音對大家說:“……唉,真沒想到,一件破大衣,竟傷了一位……老朋友。罪過呀!……”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有改動)
7.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小說以“我”為線索,以我的所見所聞串聯和組織材料,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感。這個“我”就是作者趙冬。
B.外公興趣廣泛,有一次去雪山打獵,熬了半個月;冬天去冰面撈魚,至夜未歸,家人找他時只發現漁具,沒見到尸首。小說中的這些描述為后面大家都認為外公遇難而他卻活著回來這一意外情節作了鋪墊,并且照應了開頭。
C.小說通過“我”的兩個舅舅在教父面前的種種表現,形象地刻畫出他倆淳樸善良,甚至愚昧的性格特征。
D.教堂神父和外公的交情甚密,兩人經常在一起聊天、對飲,神父待人謙恭、和善。所以,小孩子們都喜歡他,兩個才十八九歲的舅舅對教父頂禮膜拜,言聽計從。
E.外公臨終前說那件狐皮大衣是“破大衣”,這說明那件大衣并不像外公原先所說的那樣值錢,外公先前之所以說那是寶物,主要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打獵技術。
8.外公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9.小說在刻畫教父這個人物形象時,主要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結合小說具體分析。(6分)
10.這篇小說在情節結構的安排上很有特點,請聯系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參考答案:
7.答D給3分,答C給2分,答B給1分,答A、E不給分。
8.①興趣廣泛:爬山、釣魚、打獵、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沒有他不好的。②勤勞執著:寒冷的天,還去撈魚;去雪山打獵,一熬半個月打死一頭黑熊;沒網到魚,便賭氣隨老漁翁到江下游撈魚……③珍惜友情:視友情勝過值錢的狐皮大衣。④心靈高尚(淳樸善良):外公的各界的朋友,大都受過他的恩惠;堅持禮拜,從未責怪教父。(每一點都要結合實例作分析概括,答出三點給5分,答出四點給滿分。
9.①對比或反襯。②先揚后抑。③語言和行動描寫。 分析:①將外公和教父對比,教父本人前后對比。②先寫教父的“待人謙恭、和善”,后寫教父的虛偽、奸詐和齷齪。③在兩個舅舅面前的欺騙語言,在為外公辦喪事時候的“里外張羅得最歡”和外公突然回來后的“以病相避”。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生動。(手法3分,分析3分)
10.觀點:一波三折,跌宕生輝,層層推進。分析:①和教父交情甚密的外公一絲不掛地上了天國,教父為他拿走了取暖的破大衣,小說似乎于平淡的敘述中結束了。②然而,“外公突然活著回來了�!苯谈赣诓懚钙鸬霓D折中再未露面,小說的使命似乎真的完成了。③可是,作者還不甘心,讓故事再起波瀾,最后在外公的臨終感言中戛然而止。④小說于一波三折,跌宕生輝,層層推進的情節中,將人物性格不斷展示出來,最后上升到精神層面,充分展示了外公的真誠、淳樸和高尚,以及教父的虛偽、奸詐和齷齪。(觀點2分,分析6分。若考生答“照應”、“伏筆”、“鋪墊”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