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我獨自去游日內瓦湖,為了上盧梭島。
②盧梭島的面積不足兩畝,數株高大的白楊,茂盛的枝葉幾乎將小島遮了個嚴實。綠影間的一塊小小的草地上,高高地聳立著十八世紀激進的資產階級理論家、著名文學家、偉大的思想家盧梭的銅像。
③凡是讀過一些外國書的中國人,誰不知道盧梭的《民約論》《物競天擇》《愛彌爾》和《懺悔錄》呢?誰沒有聽說過他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生呢?微風從遠處亮晶晶的湖面上吹來,片片被秋色染黃的楊樹葉,輕輕飄落在碧綠的草坪上,黃黃綠綠,重疊相間,編織著我異鄉的夢幻和靈魂的追求。
④1712年6月28日,盧梭誕生在日內瓦一個貧苦的鐘表匠的家里。后來,他在這座湖濱城市受過苦,逃過難,著過書。因此,后人為他在此塑造了這座銅像。
⑤像底座呈四方型,盧梭坐在一把舊木椅上。他將厚厚的一疊書稿置于左膝上,身體稍微前傾;右手擎筆,正陷入沉思。他赤著一雙大腳丫,兩只補過的拖鞋閑置一邊,左腳蹺放在一個小凳上。那神態和造型,表現出這位思想家不接受任何拘束的本性。這尊銅像,顯然頗費雕塑家們的匠心:他既像個流浪者,又像個作家、不屈的斗士和思想家。
⑥盧梭的幾部名著發表后,曾受到巴黎最高法院的通緝和周圍一些人甚至朋友們的圍攻,他不得不倉皇逃到瑞士的圣皮埃爾島上。使人難以相信的是,小島上的植物竟然使他喜出望外:“我動手寫起《圣皮埃爾島植物志》,我一樣不漏地去描寫島上的各種植物……我手拿放大鏡,挾著《自然的體系》,在島上考察。我將小島劃分成若干方塊,以便按不同季節,逐片將這些方塊走完�!�
⑦這就是大師與常人的區別,盡管條件極其有限,他可以讓整個心思從一個領域進入另一個領域,用全部精力去進行新的研究與思索,而且“一不注意”,就會有新的偉大的成果產生。他發現“夏枯草兩只長長的雄蕊是如何分叉的;蕁麻和墻草的雄蕊是怎樣具有彈性的……” 這些細微的變化,只有在專業的植物學家眼中才可能被注意,然而竟被一位逃難的思想家和大作家發現了。
⑧盧梭也喜歡找一處綠樹與碧水相間的細膩的沙灘,看那一波一波的湖水怎樣拍擊堤岸,聽那湖里的濤聲與樹上的蟬聲如何交織共鳴。在這寂靜美妙的時刻,他那不安分的思維的觸角又開始了運動:“它們取代了我那因幻想而停止的內心活動,不費心神就足以使我愉快地感到自己的存在�!彪S著那風聲與濤韻的相互會話,“‘我們自身的存在’這惟一的感覺就能夠把我們的心靈完全充實,凡是處于這種狀態中的人就都可以稱自己為幸福的人”。
⑨我們常聽說,這個孤獨,那個孤獨。但看到樹葉和水波就能獲得充實和幸福感覺的人,怎么會產生孤獨呢?但世上最復雜的莫過于人的思想。盧梭還說:“人類的絕大部分,由于不斷受到各種欲望的糾纏,他們很少能夠感受到這一境界 ……他們若是渴望這些甜蜜的沉醉而討厭積極的生活,那是沒有益處的,因為對生活不斷產生的需要給他們規定了義務�!�
⑩一個人能否在任何環境中拒絕孤獨,排除欲望的糾纏,獲得充實與幸福,而又能完成那種因生活不斷產生的需要給他們規定了的義務,這才是應該追求的高尚境界。
?盧梭島,是處寧靜、高雅、詩化了的土地,是他進行思索的一塊凈土。生前,他在漫長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奔波,在生活的苦海里掙扎,在圍攻謾罵中反擊,在困惑與彷徨中探索。如今,他冤屈而明凈的靈魂,終于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安息。
?當我要告別的時候,似乎聽到黑色的銅像在訴說什么:你讀過我的書嗎?你能理解我嗎?
(取材于李存修的同名散文)
1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第⑤段寫到了盧梭的銅像是“赤腳”,還有“兩只補過的拖鞋”,意在表現他生前十分貧窮,如同一個流浪漢。
B.第⑦段“一不注意”用引號有強調作用,強調新的偉大的成果產生時,會給人意外感,好像是不經意的獲得。
C.盧梭島植物茂盛,靜謐優美,因而盧梭才能遠離外界的喧囂和攻擊,甚至完全融入自然,達到“忘我”之境。
D.結尾段照應了文章的題目,連用兩個問句來啟發人們或許可以更多地關注和理解這位偉人坎坷、豐富的一生。
E.文章既描寫了所見到的景物,又重點分析了盧梭的精神世界和獨特的品質,夾敘夾議,層層深入,渾然一體。
12.結合文意,請分別說出第③段畫線句中“異鄉的夢幻”和“靈魂的追求”指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通讀全文,作者為什么說“盧梭島,是處寧靜、高雅、詩化了的土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孤獨是生命中難免遇到的狀態。一位詩人說“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肯定了孤獨的價值;而有本書名為《孤獨是可恥的》,認為應該拒絕孤獨,注重社會聯系。你怎么看待孤獨?請結合這篇文章或其他的材料談談你的認識。不少于200字。(12分)
參考答案:
11.AC(A項意在表現盧梭不接受任何拘束的本性。C項 “忘我”錯,他“完全融入自然”感受到心靈的充實,并非達到“忘我”之境;“才能”一詞也不妥當,盧梭“遠離外界的喧囂和攻擊”的主要原因是他具有拒絕孤獨、排除欲望糾纏的思想境界。解答此類題一定要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到原文中找到關鍵句子,然后細細揣摩蘊含在其中的內涵。4分,每答對一項得2分,答案超過兩項本題不得分。)
12.(1)異鄉的夢幻:指作者作為一個外國人,來到瑞士日內瓦湖的盧梭島,秋色中的盧梭島景致獨特,如夢似幻;站在盧梭銅像前似乎在傾聽偉人盧梭的訴說,似真似夢,盧梭如在眼前。(2)靈魂的追求:指作者內心深處在追尋著盧梭的境界,追慕著大師情懷。(每個要點2分,意思對即可)
13.參考要點:(1)盧梭島環境優美,靜謐自然,使人內心寧靜。 (2分。要點:環境,內心。)(2)在島上瞻仰盧梭銅像,能感受到盧梭高雅的心靈世界——盡管條件有限還能對新領域潛心研究且成果顯著;融于自然,排除欲望的糾纏,獲得心靈的充實與幸福;能完成因生活不斷產生的需要給他們規定了的義務。(2分。要點:高雅指的是盧梭的精神或心靈,在新領域成果顯著,心靈的充實與幸福,完成義務。答出這四點中的任何兩點即可得2分。)(3)人們因此領略到盧梭島豐富的文化內涵,給人無限遐想空間和豐富的聯想,并獲得心靈的啟迪。(2分。要點:文化內涵,想象空間(或心靈啟迪)。)
14.明確觀點2分。聯系文章或其他材料3分。有聯系1分,聯系的內容具體清晰1分,聯系的內容有質量或有價值1分。分析4分。有分析1分,分析能證明觀點1分,分析充分1分,分析透徹、邏輯性強或思考有創意1分。表達3分。準確1分,即順暢、沒有語��;簡潔1分,即干凈、不啰嗦;層次清晰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