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談骨氣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戰國時代的孟子,有幾句很好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币馑际钦f.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大丈夫。大丈夫的這種種行為,表現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
當然,社會不同,階級不同,骨氣的具體含義也不 同。這千點必須認識清楚。但是,就堅定不移地為當時的進步事業服務這一原則來說,我們祖先的許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跡,還有它積極的教育意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南宋末年,首都臨安被元軍攻入,丞相文天樣組織武裝力量堅決抵抗.失敗被俘后,元朝勸他投降,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膏�!币馑际侨丝偸且赖�,就看怎樣死法,是屈辱而死的,還是為民族利益而死。他選取了后者,要把這片忠心記錄在歷史上。文天樣被拘囚在北京一個陰濕的地牢里,受盡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勸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堅決拒絕,終于在公元,1282年被殺害了。
孟子說的幾句話,在文天樣身上都表現出來了。他寫的有名的(正氣歌》,歌頌了古代有骨氣的人的英雄氣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來抗拒壓迫,號召人們繼續起來反抗。
另—·個故事是古代有一個窮人,俄得快死了,有人丟給他一碗飯,說:“嗟,來食!”(喂,來吃!)餓人拒絕了“嗟來”的施舍,不吃這碗飯,后來敵餓死了。不食嗟來之食這個故事很有名,傳說了于百年,也是有積極意義的。那人擺著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聲:“喂,來吃!”這個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這碗飯,第二步怎樣呢?顯然,他不會白白施舍,吃他的飯就要替他辦事。那位窮人是有骨氣的:看你那副臉孔、那個神氣,寧可餓死;也不吃你的飯。
不食嗟來之食.表現了中國人民的骨氣。 ’
還有一個例子。民主戰士聞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國民黨槍殺的。在這之前,朋友們得到要暗殺他的消息,勸告他暫時隱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敵人要殺他,在被害前幾分鐘還大聲疾呼,痛斥國民黨特務,指出他們的日子不會很長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勝利。毛主席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回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鍘下去不愿屈服�!备叨荣潛P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孟子的這些話,雖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說的,但直到現在,還有它積極的意義。當然我們無產階級有自己的英雄氣概,有自己的骨氣,這就是決不向任何困難低頭,壓不扁,折不彎,頂不住,嚇不倒。為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建設的勝利,我們一定能夠�?朔魏翁镫y,奮勇前進!
相關鏈接
①文天祥殉國前,在衣帶上寫絕命詩,前四句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②唐雎在秦王面前,不畏強暴,以死相拼,不辱使命。
1.“骨氣”在文中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還可以用一個短語將“骨氣’的含義概括為:______
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3.本文在論證中心論點時,列舉了三個事實論據,請各用一句話概括。
①
②
③
4.文中三個事例的先后順序能不能調換?為什么?
5.人在成長過程中,應如何培養“骨氣”,使之成為有“骨氣”的人?請你談談由己的看法。
6.文后“相關鏈接”附有兩則材料,請你再寫二則。(提示:古今中外有關“骨氣”的事例和名言,都是“鏈接”的內容,但不得抄錄本卷句子)
《談骨氣》(節選)點示閱讀
�。�448200)湖北省沙洋縣長林中學 魯修賢
南宋末年,首都臨安被元軍攻入,丞相文天祥組織武裝力量堅決抵抗,失敗被俘后,元朝勸他投降,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币馑际侨丝偸且赖�,就看怎樣死法,是屈辱而死呢,還是為民族利益而死?他選取了后者,要把這片忠心紀錄在歷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個陰濕的地牢里,受盡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勸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堅決拒絕,終于在公元1282年被殺害了。
孟子說的幾句話,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現出來了。他寫的有名的《正氣歌》,歌頌了古代有骨氣的人的英雄氣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來_____(A.抗拒 B.拒絕 C.抵抗 D.抵制)壓迫,號召人民繼續起來反抗。
1.文中空處應選填_______,“汗青”的意思是_________。
2.文中加線的句子是一個_________關系復句,運用了_______的修辭手法。
3.文中說文天祥被元軍俘押后寫了一首拒降詩,即七律《__________》,其頷聯為“山河破碎風飄絮,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說的幾句話”指的是《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個陰濕的地牢里”,由身居南宋丞相的高位而至于失去了錢財與自由,一無所有之間他也沒投降,說明他_______________;文天祥“受盡了折磨”,但不屈服,說明了他________________;“元朝多次派人勸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堅決拒絕”,則說明文天祥______________。這些論證與下一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照應。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边@是寫《史記》的___________說的,論述了人生死的意義及其價值觀。這個主題的相關名句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舉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