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 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
激勵,形象地說就是讓員工“充電”,即積蓄工作動力之源,或者說就是啟動員工潛能和積極性的“鑰匙”。
松下公司高度重視員工的素質訓練,它眾多的管理程序、條令、制度和規范都無法同管理中的注重人性、體貼人心相分離。設在日本東京近郊的松下經理人員訓練學校的核心培訓課目有三:其一,松下精神、信條和經營理念的學習和領會;其二,小到電話禮儀、名片接送,大到合同簽訂、貿易洽談等工商經營實務的訓練和學習;其三,管理人員心理素質訓練,包括體質、道德品質和個人素質。
商戰不同情弱者,商業競爭更不相信眼淚。眾多企業都把管理人員的心理素質放在訓練的核心環節上,要求其在恒久毅力、自我控制、忍耐力等方面具備一流的素質。松下幸之助堅信:要取得任何工作成功,員工的耐挫力和承受壓力等心理素質極為關鍵;任何成功、顯赫工作的背后,都包含著繁瑣、枯燥的工作努力,這一切都應該納入學校的經理培訓計劃。
實行分權是松下幸之助經營策略的另一項重要方面。其方法是以每一種產品的生產部門為一獨立單位,賦予各獨立部門絕對權限,徹底加強生產和銷售兩方面人員的職責,這樣,經營責任劃分清楚。各部門的盈虧獨立核算,絕不允許以某部的盈利來彌補某部的虧損,廢止以前各部門相互間的損益抵補辦法。各獨立部門要憑自己的努力和創意去爭到營業利潤,以此利潤貢獻于公司之成長、壯大。
又例如拔草課。劃一塊空地,每人承包一塊。該空地幾乎無任何雜草,卻讓你在規定時間完成這件工作任務。能否冷靜、克制、忍耐而又稍安勿躁,認真、扎實地完成這件近似苛刻的工作,將關系到你能否順利過關;否則,等待你的將是更大的一片不毛之地和更為漫長的時間。
再如唱歌課。把身著漂亮禮服、手提高級辦公包、儀表堂堂的未來管理人員,送到繁華的鬧市街口或者人流擁擠的超市廣場。你需站直身子,取出公文包里的歌頁,有“銷售員之歌”,還有就是讓人很有點兒難為情的“情歌”之類,大聲地、氣順地、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去盡情表演。能否坦然、自信、有禮、有度地面對眾人的指責、嘲笑、刁難,是周圍考核人員打分的關鍵點。不過關,更熱鬧的場景和更繁雜的人群將等候你的來到。通過執行以上一系列近似殘酷的培訓計劃,松下幸之助將企業員工打造成具有非凡毅力和勇氣的事業開拓者,以此作為與其他公司競爭的武器,這樣的結果當然是鍛煉了隊伍,提高了企業的形象和知名度。
“借腦生財”才能從中漁利
一個人的智力是有限的,因而要借助于參考他人的意見;一個企業的技術也是有限的,因而要借助于吸收其他企業的先進技術和成果,松下幸之助將此形象比喻為“借腦生財”。
1952年,日本松下電器公司與荷蘭菲利浦公司就有關技術合作問題進行商務談判。菲利浦公司提出技術使用費的提成率為銷售額的7%,松下幸之助先生經過艱苦的斗爭,把提成率壓低到4.5%,但菲利浦公司又提出新的要求作為提成率優惠的條件:專利轉讓費定為55萬美元,并且必須以總付形式一次付清。
當時松下電器公司的資本總額不過五億日元,而55萬美元相當于兩億日元!這筆技術轉讓費對松下公司來說的確是一個相當沉重的負擔。對方的要求、條件能否接受呢?妥協和退讓值不值得做呢?松下幸之助感到極度的猶豫。合同文本是由菲利浦公司擬就的,其中的違約和處罰條款的訂立也都有利于菲利浦公司。松下幸之助在形勢對己不利的情況下考慮到了“假人之手,從中漁利”的策略:如果做些妥協、退讓,接受對方的條件和要求,付出這筆錢,對松下公司的發展,對日本電子工業的發展都是有利的,因為接受了條件和要求,就可以利用對方的技術專利,為自己生財,這叫“借腦生財”。
松下幸之助為了保證技術合作項目的效益穩定,又對菲利浦公司做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在調查中,他發現菲利浦公司擁有一個3000名研究人員的研究所。他們設備先進,人員精良,每天都在進行著世界最新技術和最新產品的開發研究。松下幸之助暗自思忖:如果創造一個同樣規模、同等水平的研究所,要花上幾十億日元和幾年的時間,而現在,以兩億日元為代價,便可以充分利用菲利浦公司研究所的人員和設備,可以達到“假人之手,從中漁利”的效果,這事何樂而不為呢?于是,松下幸之助先生毅然和菲利浦公司簽訂了合作合同。從此,菲利浦公司派出了技術骨干前去赴任,他們把技術、知識和管理經驗傳授給了松下公司。在雙方的合作期間,松下公司便利、迅速地獲得了菲利浦公司最新的技術發展。雙方的合作,為松下電器公司發展成為馳名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公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松下電器公司與菲利浦公司的這場交易中,松下幸之助先生運用了“假人之手,從中漁利”的技巧,做出了妥協和讓步,接受了菲利浦公司巨額的專利轉讓費和不公正的違約和處罰條款。但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讓步,換回的是公司發展的強大的助推力———菲利浦公司世界稱雄的技術實力,使松下公司最終發展成了世界著名的電子工業公司。
此案例也說明,如果交易者在商務會談中能夠靈活巧妙地運用“假人之手,從中漁利”的技巧,將會較順利地實現交易目標。運用這種技巧,可以通過放棄一些眼前的、微小的利益,以換取長遠的、宏大的利益。要明白,運用這個技巧的關鍵是為了從中獲取更大的利益而甘愿放棄一些利益,從而獲得可以利用“別人之手”的條件,而且因為它的表面現象是放棄了一些利益,因而終于打破僵局,使會談重現生機。
以純正之心經營企業
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先生十分重視純正之心。他在日記中寫道:據說學圍棋的人,大約下過一萬次棋便可擁有初段的實力。我認為培養純潔之心的情形亦然。首先,早晚要著意于培養純潔之心,并反省自己的日常行為是否端正,這樣持續一年、兩年,做一萬次,亦即經過30年以后,即可達到純潔初段的程度。到達純潔初段時,才能算是擁有正常人的心態。這時,所有的判斷和行動大致不會有什么差錯了。
松下在另一則日記中說:
“我認為成功的經營者和失敗的經營者之間最大的分別,在于究竟能做到幾分大公無私,以無私之心觀察事物。以私心,也就是以私人欲望經營的人,必定失敗。能戰勝私欲的經營者,才能促使事業興盛繁榮。
“一切以公利為出發點,不為私欲所蔽。換言之,需有一顆正直的心。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不受私欲誘惑,以純正之心觀察事物,而且經常審視自己,告誡自己�!�
為了實現自己的這種純正之心,松下幸之助創造了“自來水哲學”,將生產目標與廣大用戶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活得更加便利聯系在一起,這樣既實現了商業的最大利潤,同時又為社會作做了巨大的貢獻。
松下幸之助曾說:“顧客的意見是上天之聲,用戶是皇帝�!边@種經營思想在20世紀30年代被視為一種經營的異端,可是在今天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卻充分顯示了它的價值。它要求經營者必須優先考慮到人們的需要,把顧客的利益放在首位。正是本著這樣一種精神,松下公司贏得了廣泛的世界市場,目前世界上每出售十臺錄像機就有兩臺是松下的。松下的成功印證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如果商家為顧客的利益著想,那么顧客及社會對商家的回饋也將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