鍚嶈憲闃呰 | 绐楄竟鐨勫皬璞嗚眴鍦ㄧ嚎闃呰 | 銆婂彶璁般€嬪湪绾块槄璇讳笌缈昏瘧 | 鑰佷汉涓庢捣鍦ㄧ嚎闃呰 | 涓€冩暎鏂囬槄璇婚闆嗕笅杞� | 涓€冭鏂囪瘯鍗蜂笅杞� |
銆婃湞鑺卞鎷俱€嬪湪绾块槄璇� | 娴峰簳涓や竾閲屽湪绾块槄璇� | 銆婇亾寰风粡銆嬪湪绾块槄璇� | 鏈辫嚜娓呮暎鏂囬泦 | 2024涓€冧富棰橀槄璇�41鍒� | 涓€冭鏂囧垎绫绘眹缂栦笅杞� |
2022-2007年北京中考語文分類題集(標點符號)
1. (2021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2021年,北京中軸線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進入關鍵階段,已確定了包括天安門、正陽門、天壇在內的14個遺產點。學校組織了“中軸線上多彩明珠”展示活動,你所在班級負責制作宣傳正陽門的短片。
華語網說明:我們還為你分析整理了完整的2022-2007年的北京中考語文試卷各類題集共20份,點此進入該組題集后可根據提示選擇下載。
短片第二部分,講述正陽門的滄桑歷史。下面是同學們寫的文字稿,請幫他們解決在配音和制作字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正陽門的前身是元大都的麗正門,明代改名為正陽門,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明末,起義軍兵臨北京,正陽門的守衛棄城投降,沉重的千斤閘形同虛設,①____清末,厚重的城墻沒擋住八國聯軍的槍炮,在城樓上設崗巡邏的竟已是外國士兵。那時在民間流傳的歌謠“今日正陽門左右,外人隨意立高墻”,訴說的正是這段屈辱的歷史,②_____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正陽門都籠罩在戰爭的陰霾之下。曾經的禮儀之門失去了皇家威嚴,曾經的防御系統也土崩瓦解。龍車鳳輦、黃柄華蓋的洪大場面已經消失,原來只有皇帝通行才能開啟的正陽門,悄然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正陽門箭樓高掛“歡迎人民解放軍”的紅色標語。在飄揚的紅旗和熱情的歡呼聲中,正陽門翻開了新的一頁。
(1)有同學對①②兩處使用的標點符號有疑問,你認為這兩處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①。②,
2. (2019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一位同學準備去做“文化記憶——中國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的志愿講解員,他擬寫了下面的一段講解詞。在【甲】【乙】兩處分別填入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本次展覽展示了絲綢之路沿線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遠,有西漢時期的銅鼓,也有明清時期的瓷器;展品的種類十分豐富,包括樂器、瓷器、織錦、刺繡等;展品涉及21個民族,表現了這些民族豐富的非遺文化【乙】展覽中的所有展品,既體現了精湛的技藝,也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A.【甲】句號 【乙】句號 B.【甲】句號 【乙】分號
C.【甲】冒號 【乙】句號 D.【甲】冒號 【乙】分號
3. (2018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在圓明園大水法遺址前,學生會主席準備給同學們講述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毀滅的歷史。閱讀他的發言稿,完成(1)(2)題。(共4分)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被園內琳瑯滿的珍寶震驚了,爭先恐后,大肆搶奪。園內能拿走的東西,他們統統掠走【甲】實在運不走的,他們就瘋狂打砸。據粗略統計,被掠奪的文物【乙】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種奇珍異寶有100多萬件。為了銷毀罪證,侵略者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往日輝煌的宮殿、參天的古樹,都化為灰。就這樣,英法聯軍連搶帶砸,使圓明園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
(1)在【甲】【乙】兩處分別填入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甲】分號 【乙】冒號 B.【甲】分號 【乙】破折號
C.【甲】逗號 【乙】冒號 D.【甲】逗號 【乙】破折號
(2)畫線的句子作為這段文字的總結句,有一處表達欠妥,請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
4. (2017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校學生會準備舉辦介紹名人故居的專題展覽,下面這段文字是為展覽擬寫的前言。從上下文看,前面句中有一處標點符號使用不當,后三句中有一個句子兩處表達欠妥。請你分別找出來并加以修改。(4分)
①盛春時節,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爭艷的百花,還是靜穆的名人故居。②輕嗅一陣陣襲人的花香只會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悅,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卻會讓你經受精神的洗禮。③走近為理想信念而不懈奮斗的李大釗,我們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為民族解放而四處奔走的宋慶齡,我們贊嘆她的愛國情懷;走近為喚醒民眾而筆耕不輟的魯迅,我們欽佩他的斗爭精神……④這些名人故居的靜穆,仿佛在訴說著他們的平凡人生,展示著他們的崇高精神。⑤走進故居,親近名人,去了解他們的人生,去傳承他們的精神吧!
標點符號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5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下面兩個語段都出自法國作家都德小說《最后一課》。語段(一)中的畫線語句,是從說“布告牌傳出壞消息”轉換到說“‘我’上學的情形”;語段(二)中的畫線語句,是用“最明白,最精確”解釋“最美的語言”。根據各自語境,在【甲】【乙】處分別填寫標點符號,正確的一項是
語段(一)我走過鎮公所的時候,看見許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邊。最近兩年來,我們的一切壞消息都是從那里傳出來的:敗仗啦,啦,司令部的各種命令啦【甲】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語段(二)韓麥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國語言上來了。他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乙】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里,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A.【甲】破折號 【乙】破折號 B.【甲】逗號 【乙】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