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相關材料,按要求答題。
材料一:在一次全球民意調查中,88%接受調查的中國人認為自己的生活遠離“幸�!钡臉藴�,其中物價、房價和食品安全問題是影響民眾幸福指數的主要因素。如果說物價、房價只是經濟運行的周期性波動反映在某個特定階段的價格表現,那么食品安全問題卻是由來已久卻難以根治的痼疾。經歷過三聚氰胺事件的重擊、瘦肉精事件的炸雷、染色饅頭的喧鬧、塑化劑事件,中國人對于食品安全的態度早已變得麻木和無奈,食品安全問題已然成為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相比在經濟和科技領域建立起來的世界矚目的成就和光輝文明,食品安全方面的落后和差距是巨大的。
材料二:冬天里,熱氣騰騰的糖炒板栗甚為熱銷。而消費者組織卻提醒廣大消費者,街頭的糖炒板栗最好不要吃。正規的糖炒板栗應該用麥芽糖和精制植物油來炒,而有些街頭攤販用糖精鈉和劣質的泔腳油炒栗子。糖精鈉是國家明令限制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食用多了會對肝臟和神經系統產生一定的危害。泔腳油就是從吃剩的飯菜中提煉出來的油,也是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
材料三:中國農業患病不輕:反季節果蔬生產,加劇了農產品中的藥物殘留;動物“速成班”將雞、鴨、鵝等禽類生長周期縮短至28—45天,豬出欄時間縮短至2.5—4個月,凡此種種嚴重違背了生物學的種植和養殖規律。更有一些不法生產商逆食品安全法規而行,在食品中加入不利人體健康的非食用物質和食品添加劑。此類案件數量的持續上升,使我們深刻感受到現代科技與商業倫理之間發展的不平衡。
1.給材料一擬寫一個標題。(不超過20字)
2.假如你的好友小立喜歡吃糖炒板栗,且經常放學后在校園周邊的小攤販上買糖炒板栗吃,閱讀了材料二后,你有什么話對小麗說?
3.結合上述材料,請你分析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凸顯的原因和相應的對策,各列舉兩條。
參考答案:
1.示例: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國人揮之不去的夢魔。
2.略,有理有據。(根據材料二中“有些街頭攤販用糖精鈉和劣質的泔腳油炒栗子”一句告訴對方危害性。)
3.示例:病因:政府監管不力(或:政府檢測監督機制的失靈、食品安全法制不健全等)。對策:強化執法檢查的力度。病因:食品生產者或供應者圖謀私利(以盈利為目的)。對策:嚴明法治。(激發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監督權,充分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切實維護受害消費者的權利)病因:現代科技與商業倫理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對策:提高生產商、消費商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