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六下《我的爸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肚痛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啟發。
(2)、試著把倒數第二段寫成爸爸直接對“我”說的話。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遵循讀課文的教學原則,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適當地引導。
(2)、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長處,引導自我感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爸爸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從課文中有所啟發并能夠學以致用;充分地與文本交流,在自我感悟的基礎上樂于與同學進行交流。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充分預習課文,教師準備有關海明威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回憶”:從《冬陽 童年 駱駝隊》到《唯一的聽眾》,再到《學會聆聽》,我們發現這些都是作者對自己童年的回憶。你們能說一說作者都回憶了些什么嗎?
2、指名發言。
3、師導:那么,課文《回憶爸爸》,作者有回憶了那些和爸爸有關的事情呢?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二、自讀自悟,了解內容。
1、教師出示自學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1)、把課文讀準、讀通順流利。
(2)、閱讀課文鏈接,了解文中的“爸爸”是怎樣一個人。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指名讀文中的難度較大的詞語,集體評議。
3、師導:現在我們知道課文涉及了兩個主人公。一個是18歲的 “我”,林一個就是“我”的爸爸通過課文的鏈接,我們知道了這位爸爸就是著名的小說家海明威,“我”回憶了哪些和爸爸海明威有關的事情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
4、指名反饋,全班評議。
5、師導:本文用樸素的語言記錄了一件件往事,父親的言行都是普通的,但是對于“我”卻發生著巨大的影響,我們可以試著按照“總----分----總”的結構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6、學生動手分段后反饋,集體評議。
三、讀,集體交流。
1、師導:從這三部分的內容來看,這篇文章的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鼓勵”,另一個就是“指導”。那么,爸爸是真央鼓勵和指導“我”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有關的語句。
2、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
3、集體交流。
4、學生看課文,再讀讀這些句子。
5、師導:再讀這些句子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前面的語段都直接描寫了爸爸的語言,而最后一個語段則是以第三人稱的方式轉述�,F在,請你們把這一段話寫成爸爸直接對“我”說的話。
6、指名反饋:你們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爸爸對“我”的鼓勵的?
7、小組討論: “爸爸”對“我”的學習和寫作給予了怎樣的指導?
8、交流反饋,評價。
四、總結、升華情感。
1、師導:福清從滿關愛的鼓勵和細心的指導,使“我”終生受益,現在我寫文章的時候,常常想起爸爸對“我”的教誨。
2、指名反饋:這里的“教誨”指的是什么?
3、指導學生朗讀句子:“現在我寫文章的時候,常常想起爸爸對我的教誨。”
4、師導:句子中有一個“常常”,你們再讀一讀這句話,想想“常常”這個詞語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5指名反饋。(一個“常常”,寫出了父親多次的教誨對作者的影響,也道出了作者對父親的愛)
五、課堂小結
海明威是世界知名的文學家,這篇課文是海明威的兒子對海明威的回憶。從回憶中,我嫩不敬看到了一位慈祥的父親,更從這位父親的身上受到了啟發,學到了寫作的方法。
六、作業完成《五洲導學》本課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