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勇氣》鄂教版七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整體感知課文,感悟文章主旨,把握人物形象。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表演“劇本”的能力,演讀能力、思維能力。
3、德育目標:樹立學生的和平信仰,培養學生愛正義,愛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感悟文章主旨,把握人物的形象。
【教學難點】: 領會文章思想內涵,把握“勇氣”的含義。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表演朗讀法、自主討論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學生上臺,組織教學。
學生語: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來到我們班的有幾位特殊的嘉賓,這位年輕的女教師是曙光電影藝術學校表演系的王老師,這位是新苗電影制片廠的總導演,我是剛剛被聘請的話劇編劇。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向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北山電影藝術學校的各位同學,今天是你們展現能力的最好時機,今天是你們圓夢的最好時刻,記住你們的誓言:自信、勵志、競爭、協作祝你們好運!下面請看由我編劇、張導演導演的話劇《勇氣》。
編劇語:為了更好的讓大家熟悉劇本,我們先來看一段影片片段。介紹背景:剛才同學們所看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諾曼底登陸前的一個小片段。 1939年德、意、日和美、英、法兩個帝國主義集團為爭奪世界霸權而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快蔓延了全球。短短6個星期之后,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就宣布投降。但具有革命傳統的法國人民沒有屈服,而是拿起武器同世界向往和平的反法西斯的人民一起英勇斗爭。1944年6月6 日晨,英、美、法的三個傘兵師在德軍防線后方空降。一美國傘兵降落在敵控制區。于是故事發生了。
二、表演劇本,整體感知
該劇本講了一個什么故事?(用自己的一句話概括)
聽
觀看影片
表演、思考、
創情激趣:(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同時設置戰爭情景,讓學生感受戰爭的殘忍、殘酷。為后文分析法國婦女的人物形象,以及領悟文章主旨蓄勢。
整體感知: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表演“劇本”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粗讀劇本,熟悉內容【根據你所熟悉的劇本內容,你認為導演應掌握些什么?向張導演自由提問】
四、速讀劇本,理清情節 出示【多媒體頁4、5】
過渡語:請應聘導演的同學注意聽好下面幾個問題:
問題一:如果你是導演,你會把故事分幾個片斷來表現?
問題二:如果你是導演,你會主要表現哪個片斷?為什么?
問題三:如果你是導演,你會確定誰是故事的主角?
五、選讀劇本,認識人物,出示[多媒體頁6]
導入:導演招聘場面,異常熱烈,大家表現都出色,究竟誰應聘成功,請聽后通知。接著我們將招聘演員,想演主角的同學聽好了!你有三個題目可供選擇。(老師組織)
問題一:如果你想當演員,請把握人物性格。
用“____”“`````````”勾畫出美國傘兵,法國婦女的語句,說說美國傘兵給你什么印象?
問題二:如果你想扮演法國婦女,請你選擇她的眼神、語言,動作來表演,你想展現出她什么個性?
問題三:如果你想扮演法國婦女,請在主題不變的前提下,想象法國婦女兩次出場時的心理活動,以第一人稱寫。、
(二)師生互評,總結法國農婦的形象。出示【多媒體頁7】
六、齊讀課文,把握主旨。
導語:他們一不同國籍的人,法國人和美國人;不同地域的人,歐洲人和美洲人;不同處境的人,被統治者和解救者的勇氣是怎樣產生的呢?
明確:勇氣來自真誠的信任!勇氣來自堅定的信仰
七、拓展延伸
導語:和平與發展是人類永恒的主題,然而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上卻不斷地發生戰爭,血腥和暴力浸透了人類的歷史。
出示:伊拉克難民圖片,看后,你想說什么?【多媒體頁8】
導語:戰爭消耗財力、物力和人員。真正遭殃的是人民�?赡承┖脩鸱肿�,不顧人民的利益,一意孤行,總想給人民帶來災難!
出示“漫畫”,圖片。讓學生給“布什總統”寫一封信。
抽生讀信
八、結束語:和平是一種信仰,讓我們珍惜和平,熱愛和平,保衛和平!
九、布置作業:改寫〈〈勇氣〉〉,以美國傘兵為敘述角度,用第一人稱寫。
提示:原作用第一人稱,是“我”在講一個美國傘兵的故事,改為美國傘兵自己來敘述,情節會有哪些變化?結構要作哪些調整?新的我(美國傘兵)會有許多心理活動,將軍的話也不能像這樣說了。
2分鐘的時間,自由提問。
小組討論
發表意見
自由討論
表演、展示
口頭作文
評
齊讀課文(最后三段)
討論、回答
看
說
定時寫作
展示寫作
師生互評
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提高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把握全文,了解基本內容,理請作品結構,初步了解作者寫作意圖。
創設自主學習氛圍:設置情景,學生參與性強,激活學生的表現欲望,提供學生展示才華的機會。
落實學法指導、訓練單元目標:讓學生學會圈點、勾畫、批注,學習寥寥數筆勾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習慣和意識:通過想象,寫出法國婦女的心理活動,以便更好的把握其性格,更見其精神的偉大。
訓練學生朗讀能力,培養學生語感,以及比較能力:從而領會文章標題的雙重含義,領會
內化知識,形成能力,知識遷移|真實情景的再現,感受戰爭的殘酷,激起學生對和平的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