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案
課題 |
甘露的秘密 |
時間 |
201405 |
周次 |
第15周 |
主備教師 |
備課成員 |
課時 |
2課時 | ||
審核 |
教務處 |
學生姓名 |
評價 |
說明:點此可下載Doc完整格式版。
學習目標:
1.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主要內容。
2.了解科普文特點,體會科學小品文準確、形象生動的語言風格。
3.探索認識文物的規律,樹立科學的探索觀。
學習重點:
抓關鍵句子,理清文章結構及內容。
學習難點: 學習有目的的篩選信息的方法
一、情景創設
二、自主學習
積累中運用,構建知識的殿堂……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蟠龍( ) 排泄( ) 其凝如脂( ) 其甘如飴( )
地蚤( ) 木虱( ) 皎瑩如雪( ) 誠言不謬( )
大肆( ) 萎縮( ) 為害不淺( ) 熙熙攘攘( )( )
2. 根據拼音寫漢字。
wàng( )想 mì( )食 晾shài( ) 夢mèi( )以求
3.解釋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思。
(1)傳說甘露是一種延年益壽的“圣藥”,“其凝如脂,其甘如飴”,吃了能使不壽者八百歲,所以稱為“天酒”、“神漿”。 A. 延年益壽
B.其凝如脂,其甘如飴
(2)有的皎瑩如雪,這就是所謂的甘露。 皎瑩如雪
(3)說它有滋養作用,確是誠言不謬。 誠言不謬
4.朗讀感知。
(1)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D )
A、課文第八段是圍繞“螞蟻和蚜蟲的關系簡直可以說是親密無間”來說明的。
B、從“螞蟻幫蚜蟲搬家”可以看出螞蟻是蚜蟲的衛士。
C、從“螞蟻照顧蚜蟲的卵,并喂養小蚜蟲”可以看出螞蟻是蚜蟲的保姆。
D、課文第八自然段重點寫蚜蟲,說明甘露得以產生并且數量大都與螞蟻有密切的關系。
(2)螞蟻是蚜蟲的保護神,這是自然界中的 現象。本文揭示說明對事物的認識不能 只停留在表面,而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內容探究
任務一:
小組合作回答:甘露的秘密是什么呢?請用自己的話概述出來
小結:
任務二:體會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1.蚜蟲在覓食的時候,先用那唇端的短毛,向四周探索一番,一旦發現了可以獵食的目標,便將那根尖銳的刺吸式口氣刺進植物組織內部,不停地吸取植物內的漿汁。
體會加粗的詞語,說說這些詞語在說明蚜蟲覓食過程的作用。
“探索”、“發現”、“刺進”、“不停地吸取”等動詞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于蚜蟲的排泄物最感興趣的是螞蟻。你可以注意一下,凡是蚜蟲多的地方,就會發現成群結隊的螞蟻,熙熙攘攘,忙著一團。它們緊緊地跟蹤在蚜蟲的后面,不是用觸角輕輕地拍打著蚜蟲的屁股。蚜蟲受到拍打,感到十分快意,便翹起屁股,隨之排泄出一滴一滴的蚜蜜,使小螞蟻痛痛快快地飽餐一頓。
體會文段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說說文段所表達的情意及說明作用。
“最感興趣”、“成群結隊”、“熙熙攘攘”、“忙著一團”、“跟蹤””、“拍打”、“快意”、“翹起屁股”、“痛痛快快”、“飽餐”一連串擬人化動作,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螞蟻吸食蚜蜜的過程,作者觀察細致入微,描寫栩栩如生,富有生活情趣,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小結:
四、課堂糾錯
(一)1. 請你按照示例仿寫句子,要求格式和運用的修辭方法與例句相同。(2分)(浙江(課改)中考題)
示例:如果說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類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個小水滴。
仿句:
2.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