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教案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書寫并理解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本課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認識列舉數字、比較、舉例、比喻等說明方法。
3.了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用打比方、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鯨的進化過程。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大家在電視里看過一種海洋里的動物,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這種龐大的動物就是鯨,今天我們就學習有關鯨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按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2.檢測生字組詞,說說學習生字中要注意的問題。注意“肺”字右半部與“市”字的區別。
3.形近字、同音字組詞
鯨( ) 肢( ) 濾( ) 噸( )驚( ) 技( ) 慮( ) 頓( )
肺( ) 判( ) 胎( ) 苔( )痱( ) 叛( ) 抬( ) �。� )
4.找出鯨由于環境變化而逐漸進化的句子讀一讀。
三、理清課文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并討論:
(1)鯨有哪些特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2)根據鯨的特點,課文可以分幾段?
2.學生討論交流
(1)鯨很大,用肺呼吸;種類多,一般分為兩大類;吃得多,睡覺特別,長得快。
教師邊聽邊總結性板書:很大,哺乳動物,種類,生活習性)
(2)課文向我們介紹了鯨的這些特點,依據這些特點我們可以把課文分為幾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主要講鯨非常大。
第二段(第2自然段):說明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
第三段(第3自然段):介紹鯨的種類。
第四段(第4自然段到結尾):描寫鯨的生活習性。
五、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把描寫鯨很大的句子勾畫下來,試著用自己的話說。
教師結合學生自己談的內容板書。
2.作者在說明時列舉了很多數字,這種用具體數字來說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數字,板書:列數字;在說明鯨很大時,作者還列舉了人們熟知的事物象作比較,板書:作比較。這樣使說明更通俗,更易讓人理解,陌生的鯨就變得不陌生了,今后我們在寫作時應用這種方法,會使文章更加清楚、明白。
3.朗讀第一段。
4.小結:讓學生對照板書總結這節課主要內容。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2.分段朗讀課文,說說鯨有哪些特點?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2.哺乳動物一般具有哪些特征?從哪看出鯨是哺乳動物?
3.鯨是怎樣由陸地生活逐漸適應了在海洋生活的?
重點理解“退化”和“進化”。
三、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說說鯨可以分幾類,是根據什么來分的?
2.播放視頻資料。
四、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講鯨的生活習性的?
2.舉例說說應用到了哪種說明方法?
3.播放視頻資料。
五、小結
1.朗讀全文。2.觀看電視教材。3.從多方面多角度談談學習本課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