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嘉靖隆慶二朝
武宗無子嗣無兄弟。死后由孝宗弟興獻王長子朱厚熜即位,是為明世宗。世宗一即位,罷黜各地鎮守太監,整頓稅收,節儉財政,似乎要有所作為。但是大禮議事件嚴重損害了朝政:世宗要求尊父為興獻皇帝,母為興獻皇后。但內閣首輔楊延和、禮部尚書毛澄等堅持以為不可。但是也有一些大臣紛紛迎合帝意。世宗在這些人的助長下蔑視禮法,不僅尊其父母為皇帝和皇太后,又為父親在太廟旁專立一廟祭祀,成為獻皇帝廟。又稱父親為睿宗,在武宗之上,還為父親修皇帝實錄。大禮儀引起軒然大波,朝臣中反對者均受打擊,或被罷官,或被入獄。受杖者一百八十余人,杖死者十七人。同時,世宗奉道教,信用方士,濫用公帑,揮霍無度,并在宮中日夜祈禱。先是將道士邵元節入京,封為真人及禮部尚書。邵死后又大寵方士陶仲文。自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壬寅宮變”后世宗即不視朝。此時寵臣嚴嵩專政20余年,朝政腐敗黑暗到極點。
世宗去世后,唯一存活的皇子朱載垕即位,是為明穆宗,改元隆慶。穆宗本人無能,但他任用能臣如高拱、徐階、張居正等,內政形勢總體較佳。也為萬歷初年的中興奠定基礎。
嘉靖一朝,國家外患不斷。北面韃靼部趁明朝衰弱而占據河套。嘉靖1550年,韃靼首領俺答汗進犯,在北京城郊大肆搶掠之后西去,明軍在追擊中大敗,此為庚戌之變。穆宗時,明朝與蒙古通好,俺答被封為順義王。在南部海疆,倭寇橫行,人民生活生產受到嚴重破壞。但是后為戚繼光、胡宗憲、俞大猷剿滅。
雖然這兩朝的政治腐化加劇,但經濟仍有發展。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即在這個時期出現。
張居正變法
隆慶六年,明穆宗突然中風駕崩,子朱翊鈞繼位,是為神宗,改元萬歷。由于神宗年幼,于是由太后攝政。重臣高拱由于與太后信任的宦官馮保對抗而被罷官,相反張居正得到馮保的鼎力支持。
張居正輔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內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機構中的冗官冗員,整頓郵傳和銓政。經濟上,清丈全國土地,抑制豪強地主,改革賦役制度,推行一條鞭法,減輕農民負擔。洪武年間,全國耕種田地有八百五十萬零七千六百卅二頃。到了弘治十五年(1502年)降低到四百二十二萬八千零五十八頃。而萬歷九年經過張居正的治理后達到七百零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頃。軍事上,加強武備整頓,平定西南騷亂,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總理薊、昌、保三鎮練兵,使邊境安然。張居正還啟用潘季馴治理黃河,變水患為水利。同時張居正嚴懲貪官污吏,裁汰冗員。
張居正變法后,萬歷初年呈現出太平盛世的景象。 張居正逝世之后,中興之象消失。明王朝從此走上了衰敗之路。
萬歷怠政
張居正死后初期,神宗尚能保持對朝政的興趣,但不久就開始怠政。萬歷十四年后,神宗就開始連續不上朝。萬歷十七年元旦后,神宗以日食為由免去元旦朝賀。此后每年的元旦神宗再也不視朝。自萬歷十六年后,常朝也經�?床坏缴褡�。神宗整日在深宮中不理政事,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每年還進行選美。神宗還好營建,經常大興土木。在他廿一歲時就開始籌建陵園。萬歷十七年,大理寺左評事雒于仁上疏,稱神宗沉湎于酒、色、財、氣。結果被貶為民。神宗還派礦監和稅監搜刮民間財產,導致多處民變發生。由于神宗不理朝政,缺官現象非常嚴重。萬歷三十年(1602年),南北兩京共缺尚書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撫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二十五名。神宗委頓于上,百官黨爭于下,政府完全陷入空轉之中。官僚隊伍中黨派林立,互相傾軋,如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名目眾多,但其所議議題卻不是如何改良朝政,只是人事布局而已。因此明史言:“論者謂:明之亡,實亡于神宗�!�
神宗在位期間另外兩項嚴重敗壞朝綱的事件是東林黨爭和國本之爭。東林黨源于顧憲成組辦的東林書院。東林黨一詞則起源于萬歷三十八年的一次人事變動事件。起因是內閣缺人,顧憲成極力主張頗有政績的淮揚巡撫李三才入閣,結果被反對李三才入閣的勢力摸黑漫罵,東林黨因此而起。東林黨興起后,朝中其它各黨便集中火力攻擊東林黨。閹黨專權后,東林黨更受到嚴重打擊。直到崇禎初年東林黨才重新被啟用。
另外一項政爭是國本之爭。主要是圍繞著皇長子朱常洛與鄭貴妃所生的福王朱常洵。神宗遲遲不立太子,令群臣憂心如焚。朝中上下也因此分成兩個派別。直到萬歷二十九年,朱常洛才被封為太子,朱常洵被封為福王。但是福王遲遲不離京就任藩王。直到梃擊案發生,輿論對鄭貴妃不利后,福王才離京就藩。
不過萬歷朝的亮點則是包括援助朝鮮王朝抵抗日本侵略的壬辰倭亂、平定寧夏啺葜搖⑵蕉ü籩菅鈑α業牡耐蚶笳鞫既〉昧聳だ�。万历四十六妮�?618年),后金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討明朝。次年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明軍,明朝對女真從此轉為戰略防御。
明末三大案
萬歷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神宗朱翊鈞病逝,十月葬于定陵。太子朱常洛繼位是為明光宗,在位一個月�!懊髂┤蟀浮敝该鞒┢趯m廷中發生的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的總稱,均與光宗有關。這三起事件本身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卻標志著明末紛亂和衰亡的開始,故有“三大案”之稱。
魏忠賢亂政
泰昌元年(1620),光宗駕崩。長子朱由校繼位,是為明熹宗,改元天啟。熹宗文化水平不高,又喜歡木匠工作。閹黨魏忠賢趁勢而起,結黨亂政,明朝社會更加黑暗。
但是在深層次的站在中立的立場來評價,其實所謂的“魏忠賢亂政”,是明朝文官集團中占有優勢數量的“東林黨”和“浙黨”、“齊黨”、“魯黨”為了各自的利益所引發的�;实燮髨D通過內廷與朝中少數派的官員聯合起來,從東林黨把持的內閣中爭奪權力的斗爭。這種斗爭隨著天啟皇帝病逝而最后告終。天啟皇帝死后,崇禎皇帝又開始起用“東林黨”官員,不久魏忠賢被皇帝調到鳳陽看守皇陵,東林官員上書“魏忠賢謀逆”,請求皇帝處死他。魏忠賢自己得到這個消息后,上吊自殺。
內憂外患
天啟七年,熹宗死去。接替熹宗的是弟弟信王朱由檢,是為思宗(弘光帝初謚為思宗,后改為毅宗,隆武帝謚為威宗),年號崇禎。他即位后,銳意改革朝政。他首先下令停建生祠,又逼客氏移居宮外。時機成熟后,崇禎帝下令魏忠賢去鳳陽守陵。魏忠賢在前去過程中得知被崇禎帝已派錦衣衛來逮捕他,便與黨羽李朝欽一起自縊。崇禎帝將其首級懸于河間老家。同時將客氏押到浣衣局處死。閹黨其它分子也被貶黜或處死。閹黨專權雖然結束,但其后朝中又黨爭不斷,崇禎帝對朝政又開始失望。為中興國政,他開始加強集權,力圖控制百官,任用宦官來貫徹自己的革新意志。
1629年(明朝后期地圖(崇禎年間)崇禎二年)10月,后金汗皇太極由蒙古人做向導親率大軍,通過喜峰口,從龍井關突破長城,攻陷遵化、灤州、永平、遷安四座國防要塞,直逼帝都。由于人事變動,朝廷一度失去了對遼西邊防軍的控制,而衛戍帝都之三大營為后金武力威懾,北京城外園亭莊舍被入侵者蹂躪殆盡。 同年12月,崇禎帝詔令天下兵馬進京勤王。
1630年(崇禎三年),帝以“咐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疑則斬帥”等罪名將負責遼東軍務的廣東人袁崇煥處死。同年,后金大軍直抵北京城外,明廷大震,但勤王各鎮兵馬卻自保不前,無人敢帶頭出戰。見此狀況,重慶女總兵秦良玉挺身而出,率領“白桿兵”主動向八旗軍發起進攻。在北京永定門外,皇太極派出多爾袞部迎戰秦良玉部。這一仗,秦良玉率白桿兵在孫承宗等老將的配合下戰勝鐵蹄騎兵。之后,秦良玉又趁風雪之夜成功偷襲皇太極大本營。迫使雄心勃勃的皇太極不得不連棄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無功而返,退出關外。
1640年清軍攻打錦州,崇禎帝派洪承疇帶八路總兵率剛剛鎮壓中原起義的十三萬大軍出關援錦,在松山大戰清軍,是為“松錦大戰”。結果明軍敗。洪承疇投降。關外遼東地區至此基本全數淪陷。
1636年,李自成接替高迎祥成為新闖王。1641年,李自成攻陷洛陽,殺死福王朱常洵。1643年十月年李自成攻破潼關,十一月占領西安。另一支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軍主要在南方發展,先是控制了湖廣地區,之后又改進攻四川,是為大西政權。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宣布建國,國號大順,年號永昌。崇禎十七年三月,農民軍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十八日,農民軍攻克北京外城。次日凌晨,崇禎帝在北京煤山自縊,明朝在全國統治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