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
A.第二段描寫動物園中的駱駝,第三段描寫兒時所見的駱駝,作品通過這一對比描寫,突出了“不能不驚異”的感受。
B.作品對駱駝的遭遇作了大量的描寫,這些描寫都有很強的感情色彩。寓主觀色彩于客觀描寫中,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C.作品中的駱駝,可以看成是作者的自況。作者將情感傾注于“駱駝”這一形象,并通過對其遭遇的描述,抒寫了自己的人生體驗。
D.作品的感情富于變化:先是對動物園里駱駝遭遇的同情,繼而是對家鄉駱駝的溫馴的驚異,最后是對北方大陸駱駝的命運的釋然。
E.作品的文字平實,但在平實的字里行間,卻流淌著一股源于作者對人生經歷的深沉思考而產生的充滿悲壯色彩的情感激流。
㈡實用閱讀(1 8分)(理解、賞析、探究)
11.閱讀下面一段曲詞,完成下面的試題。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
[ 耍孩兒]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雖然眼底人千里,且就盡生前酒一杯。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
……
[四煞] 這憂愁訴與誰?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到晚來悶把西樓倚,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
……
[收尾]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
⑴.對[正宮·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通過鶯鶯對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發了情人分別的痛苦壓抑的心情。
B.藍天的白云,萎積的黃花,南飛的大雁,如丹的楓葉,它們在凄緊的西風中融成一體,構成了寥廓蕭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C.“曉來”兩句,使客觀景色帶上了濃重的主觀色彩,構成一種“無我之境”。
D.“染”、“醉”二字,不僅把外射的感受化為具有動態的心理過程,而且令離人的漣漣別淚,宛然如見。后者既寫出了楓林的色彩,更賦予了在離愁的重壓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態。
⑵.對[ 耍孩兒] 一曲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琶琵行》中“江州司馬青衫濕”一句;
B.“伯勞東去燕西飛”亦系用典,化用了樂府詩《東飛伯勞歌》中的詩句;
C.“雖然眼底人千里,且就盡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澆愁,及時行樂的表現;
D.“眼中流血,心內成灰”,這是鶯鶯送別張生悲戚、依戀、怨恨的集中表現。
⑶.“到晚來悶把西樓倚,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一段曲文,多處化引了古詩文語句,下列不屬此列的一項是:
A.“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