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零散知識點
題目簡說
這是一首帶有自傳性的抒情詩。在這首詩里,詩人以幼年生活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經歷,抒發了他對保姆大堰河真摯的懷念和熱情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舊世界的仇恨和詛咒。艾青的保姆沒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華縣大葉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葉荷。
寫作背景
艾青出生時難產,一位算命先生說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貧苦農民家里撫養。5歲被領回家中開始讀書,但依然受到冷遇,不準稱自己的父母為爸爸媽媽,只準叫叔叔嬸嬸。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視的空氣里長大”的。
1932年詩人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7月12日,艾青和其他12名青年遭到逮捕,國民黨反動派以“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控告這些手無寸鐵的青年“顛覆政府”,艾青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洞笱吆萤ぉの业谋D贰芳磳懹谠娙嗽诒O獄的日子里。當他看見了漫天飛舞的雪花,聯想到保姆落滿白雪的墳頭,揮筆寫下了這首贊頌勞動人民,詛咒黑暗世界的詩篇。
寫作特點
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由詩:
“什么是‘自由詩’?簡單說,這種詩體,有一句占一行的,有一句占兩行的;每行沒有一定音節,每段沒有一定行數;也有整首詩不分段的。自由詩,有押韻的,有不押韻的�!杂稍姟瘺]有一定的格式,只有旋律,念起來流暢,象一條小河,有時聲音高,有時聲音低,因感情起伏而變化”(艾青《詩的形式問題》)。
“自由詩”,絕非“放蕩不羈”,而是一種“自由”其外,“詩神”其中的富有“散文美 ”的現代詩歌的精品。
2、《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帶有一定敘事性的抒情詩。就這首詩的總的傾向而言,作者并沒有向讀者講述有關他乳母的完整的或大體完整的故事,他利用這些片斷的故事或畫面,目的是傾吐對大堰河的深情。所以這首詩是抒情詩,不是敘事詩。
抒情方式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抒情詩。其抒情方式為:
1、除了運用間接抒情外,也運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如詩第1、2、12、13節及最后兩段,詩人直抒胸臆,直接表達熾熱的感情。
2、《大堰河──我的保姆》,主要通過記事寫人來抒情,邊敘事寫人,邊抒發感情。
3、《大堰河──我的保姆》用排比、對比、反復等手法抒發感情,強調了對大堰河深深熱愛和對舊世界憤恨的感情。
最細的觀察
詩中很多地方體現了作者細致的觀察力,筆觸細膩。如第四節中對大堰河不停勞作的描寫,第六節中對“我”回到“父母家里”時對家居陳設和衣食的描寫,以及大堰河到“我”家幫傭,勞作不輟的描寫,等等,這些內容使詩歌的內容更加深刻。例如:“我摸著新換上的衣服的絲的和貝殼的紐扣”,紐扣由“絲”和“貝殼”制成,足見其高檔,而對于在大堰河家生活了數年的“我”來說,實在是太奇怪了。階級差距、感情親疏可見一斑。
節奏和旋律
這首詩比較散文化,有人稱它為“散文詩”。但閱讀時并不感到“散”,其原因在于詩中有節奏和旋律。這種節奏和旋律取決于詩人起伏的思緒和奔涌的激情。
第一部分,第1、2節充滿懷念和同情,語調舒緩。第3節,感情沉痛、悲哀,語調低沉 、有力。
第二部分,著重寫回憶,感情上時喜時悲,變化不定。節奏多變,構成變化多端的旋律。
第三部分,寫大堰河死的凄涼,節奏應放慢。
第四部分,是獻給大堰河的贊美詩,感情熾熱,節奏強烈,旋律加快。最后一節,詩人的感情已走向高潮,熱情奔放,感情火山噴發似的表達出來。
詩中有些詩行也是自然諧韻的。如第三節中的“你”“地”“椅”“你”(i韻,烘托了凄悲之情景),第八節的“糖”“長”“上”“上”(ang 韻,宜于歡情之抒發),第九節中的“了”“側”(e 韻)、“淚”“悲”(ei 韻),此二韻奏出了抑郁哀泣之情……
寫作借鑒
這首詩洋溢著散文的氣息,卻不同于一般的散文,原因是它“在一定的規律里自由或奔放”。這種對語言的追求值得我們寫作時借鑒。具體表現在,第一是首尾反復。如第一、二、四、六、七、八、十等節的首尾是相同詩句的反復。第二是中間重疊。有些是詞的重疊,有些是短句的重疊。如第三節重疊四個“你的……”的詩句;第四節重疊七個“在你……”的詩句;第七節重疊六個“她含著笑”的詩句;第八節重疊三個“為了他”和三個“大堰河……”的詩句(首尾也是以“大堰河”開頭);第九節重疊三個“她死時……”的詩句;第十節重疊五個“同著……”的詩句;第十二節重疊七個“呈給你……”的詩句。二者的關系是“重疊”的詩行往往穿插在“反復”的詩行中,這樣便能集中地表現某一時期內的一定的生活內容,從而顯示出鮮明的生活場景,加深讀者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