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書蟲”當夫人
18.(4分)B、D
19.(6分)
“有電而無視”將“電視”一詞分拆開來使用,表現了家里雖有電視卻常常不能看的尷尬。
“意識先于存在”化用哲學術語,是說東西已經被挪動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先前的記憶去找,自然找不到了。
幽默(風趣、詼諧);富于收卷氣(符合人物的修養和性格)。
20.(4分)
第一問:第一段著重寫“書蟲,進一步寫到他愛讀書(研究、寫書),兩段描寫逐步深化,豐富了“書蟲”的形象。
21.(4分)
要點一:丈夫耐心聽而少插嘴,使妻子感受到丈夫的關懷、理解與尊重。
要點二:妻子在向丈夫的傾訴中,也加深了對自己的認識和對自我價值肯定。
二 (22分)答案:
6.(1分)如:李大釗、茅盾、葉圣陶、朱自清、郭沫若、郁達夫等
7.(2分)冰心經歷了整個世紀的重大事件
8.(3分)都具有反抗和批判精神(1分),都參與創造和建設(1分),都具有溫情和人性(1分)
9.(6分)D(3分)F(3分)
10.(3分)倡導中國新詩史上的“小詩運動”;開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兒童文學上的成就;晚年創作的影響。(答對一點給1分,答對三點給3分)
11.(3分)使冰心走出狹小的家庭,成為有覺悟的新女性;讓冰心從此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答對一點給2分,答對兩點給3分)
12.(4分)首尾呼應,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華;感情真摯,集中抒發作者對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詩意的語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對后代的影響和作用。(答對一點給2分,答對兩點給4分)
三 【答案】:16. ⑴ 強化(或“強調”“突出”等)了對蘇東坡的熱愛、崇敬之情(或“強化了蘇東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⑵起到了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從眼前的景物描寫轉向了歷史抒寫。
17. 主觀情緒:因不白、不公、不平而導致的悲憤心情及面對困境時超然曠達的情懷。
客觀環境:“赤壁”一帶的大江東去、驚濤拍岸的自然景觀,風起云涌、“一時多少豪杰”的歷史背景
18.⑴陰差陽錯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A 一個文人卻掛職做了武官
B落難遭貶卻成就了他的文學創作
C本來是“赤鼻”卻誤以為是赤壁
D生前命運多舛,身后卻名傳千古
E無意與政敵周旋卻在“文戰”中獲勝
F無優美景觀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勝地
⑵取勝的原因: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他具備了艱難玉成的意志品質,浪漫曠達的性情使他擁有了豪放超拔的情懷風骨,信筆縱情的驕人才華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嘆成絕唱”的非凡能力。
19.(言之成理即可)
四 14 [參考答案] “瓦”真實記錄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對童年時代鄉村生活的回憶。
15 [參考答案] ①雨中的神韻與魅力;②對稱之美;③團結與溫情;④對鄉村的堅守。
16 [參考答案] “迷路”的原因:①對鄉村的背棄;②被城市拒絕和拋棄。意義:表現現代人在追求新生活過程中的困惑,強調面對光怪陸離的現代生活不要丟掉過去美好的東西。
17 [參考答案] (1)實寫(“瓦松”名稱及藥用功能)、虛寫(夢中“瓦松”)兩方面。原因:與瓦“能沖洗出鄉村舊事”形成呼應,更能表達出對童年鄉村生活的懷念。
(2)表現“我”對“瓦”的一往情深,使文章更有親切感;點明主題,表達“我”靈魂歸鄉的愿望。
五 【答案】:18.不矛盾。作者并不反對“向上”,他認為“向上原是好的”。2分) 作者厭惡一般花木的“向上”,只是僧惡其高而忘本,不知感恩。2分)
19.“春的神意”與“和平美麗的春光”是一致的,蘊含著生機勃發、和諧、親切的精神。2分)
垂楊的姿態是“下垂”的,不像別的樹木貪婪苛取,忘記“根本”。這與春的精神“十分調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2分)
20.改用第二人稱,將批判對象擬人化,形成一種面對面的質問之勢,使作者的態度更為鮮明,(2分)便于直接抒發作者對那些名貴花木強烈的厭惡之情。2分)
21.本文通過贊美楊柳“賤”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質,體現了作者在處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觀念。2分) 行文婉轉曲折,自然舒展。2分)結合原文賞析。2分)以上四題,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六 14 答案:①想到屈原的形象和詩句。②想到聞一多先生的形象和詩句。③想到在屈原館中另辟聞一多紀念室。(意思答對即可)
15答:⑴憂國憂民的情感,九死不悔的精神。
(2)引發作者對屈原“相感”的因素有哪些?
答:⑵①少年時代愛讀《離騷》,感慨不已。② 青年時代聆聽聞一多講授《離騷》,加深了對屈原精神的理解。③五年前瞻仰屈原紀念館,心靈再次被觸動。(意思答對即可)
16答:因為二人對人民的熱愛、對祖國的忠貞、斗志的堅強、死事的壯烈,都是相似的。
(意思答對即可)
17答案:(1)特征:秀美,寧靜。
(2)作用:以秀美的山河烘托兩位愛國詩人的偉大形象,以寧靜的環境襯托作者激蕩的內心世界。(意思答對即可)
七
16參考答案:①期盼回家和回家后親切溫馨的感受。②生命(動物與動物、人與動物)之間和諧相處或親密交流的感受。
17參考答案:①羊群帶回了阿爾卑斯山的生機。②羊群歸家給人們與動物帶來了喜悅與歡欣。
18參考答案:①表現狗的忠誠(或忠于職守)。②從動物之間的親密關系寫到動物與家園的親密關系,最后以狗作代表寫到動物與人的關系,使文章的內涵逐步深化。③最后寫狗與同伴談論山里的事情,與文章開頭形成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