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天津卷)
語 文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第Ⅰ卷1至6頁,第Ⅱ卷7至12頁�?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號、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并在規定位置粘貼考試用條形碼。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3.本卷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
一、(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悶(mēn)熱 鐫(juān)刻 通緝(jí) 咸與(yù)維新 寧缺毋(wú)濫
B.生肖(xiāo) 克(kē)扣 梵(fàn)文 混(hún)水摸魚 方枘(ruì)圓鑿
C.嘈(cāo)雜 繃(běng)臉 訂(dìng)正 歃(shà)血為盟 徇(xún)私舞弊
D.卓(zhuó)越 坍圮(pǐ) 拮據(jū) 自作(zuò)自受 桀(jié)驁不馴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文身 詭譎 流金鑠石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B.橋礅 碑帖 原物璧還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C.簡練 寬宥 犯而不較 萬壑爭流,千崖競秀
D.更迭 歆享 濯污揚清 明槍易躲,暗劍難防
3.下列各句橫線處應填入的詞句,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王夫之在《薑齋詩話》中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詩人筆下的“ ”就是以樂景寫哀情的典型。
②我們演講時往往先說一番幽默風趣的“閑話”,以激發聽眾興趣,為與聽眾的交流營造良好的環境 。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產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 的事。
A.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氣氛 兩全其美
B.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氣氛 一舉兩得
C.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氛圍 一舉兩得
D.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氛圍 兩全其美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且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A.公民美德是社會公民個體在參與社會公共生活實踐中,應具備的社會公共倫理品質或實際顯示出的具有公共示范性意義的社會美德。
B.我們一定能在奧運之際展現出古老文明大國的風范,那時我們的城市不僅會變得更加美麗,每一個人也會更講文明。
C.一些房產中介表示了同樣的擔心,他們認為購房者一定要考慮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條件,不可盲目跟風。
D.為慶祝戛納電影節60華誕,電影節組委會特別邀請了曾經摘取過戛納金棕櫚獎的35位導演,每人拍攝一部3分鐘的紀念短片。
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綠色經濟是一種新經濟,它既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又是人類創造綠色財富的經濟。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綠色經濟包括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分配、綠色消費。綠色經濟以高科技為手段,一方面通過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綠色產品極大地占有市場,成為經濟生活中的主導部分,使廣大低收入者能夠買得起綠色產品,實現社會公平;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資源承載能力的范圍內,把技術進步限定在有利于人類、有利于人類與大自然相互關系的軌道上,使社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過程不損害環境與人的健康,即按照人類生活或生存的方式來求得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綠色經濟不僅包含生態文明和循環經濟的內容,同時還追求以最小的資源耗費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在綠色、健康的基礎上使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實現利潤的最大化。綠色經濟以人為本,其主旨是服務于人的需要和發民,它兼顧了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當代人利益與子孫后代的利益,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人類利己主義。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生態環境與資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綠色經濟終強調經濟發展的生誠化,追求的不是簡單重視自然資源的價值,而是從動態上強調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永久可利用。
作為一種超越“唯生態主義”的經濟,綠色經濟不會單純地用保護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眼光來看待經濟的持續發展,更不會以犧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福利的改善來換取生態環境,而是希望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來更好地實現人類自身的健康發展。
綠色經濟與循環經濟不同,二者雖然在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循環利用等方面有著共同之處,但綠色經濟是以科技手段來實現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分配等內容,在動態中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雖然循環經濟也強調“以人為本”,但是,循環經濟最主要是通過資源和環境的關注和改善來實現的,它并不具有綠色分配的內容——保證最低收入的人能夠購買和消費綠色產品,而綠色經濟理論則在強調社會公平方面比循環經濟的內容要豐富得多。
5.下列對“綠色經濟”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綠色經濟發展的關鍵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開發自然資源。
B.綠色經濟圍繞以最小資源耗費換取最大經濟效益這一中心,使人與自然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