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新聞兩則》問題探究
1、文章是抓住“橫渡長江”來寫的,與“橫渡”的“渡”有關的詞語有哪些?與敵我雙方交戰情況有關的詞語有哪些?
與“渡”有關的詞語:“沖破”“渡至”“渡過”“渡完”等均是與“敵我雙方交戰情況”有關的詞語:寫我方的有“殲滅”“擊潰”“控制”“封鎖”“切斷”等;寫敵方的有“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抵抗”“微弱”“泄氣”“毫無作用”等。通過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本文導語部分,語言簡明扼要,概括性強,只用了兩句話就及時、準確地對事情進行了報道,給讀者以完整、鮮明的印象,可以就關鍵詞語作一下分析。
第1句話,既報道了我軍之強大(“百萬大軍”),又點出了戰線之長(“1000余華里”),“沖破敵陣,橫渡長江”8個字寫人民解放軍所向披靡,戰績輝煌。第2句話中的“均是”兩個字概括了戰線之廣大,又洋溢著勝利的豪情,同時又是對“1000余華里”戰線的具體說明。
3、導語前面的電頭起什么作用?
電頭寫明通訊社的名稱、發電時間,說明材料真實可信,消息及時。
4、本文的主體部分,著重報道人民解放軍渡江的戰斗情況,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安排材料的?為什么中路軍和西路軍放在一起寫?為什么最后才寫東路軍?
從其結構來看,它是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后,以及各路軍進展情況來安排結構順序的。中路軍和西路軍所遇到的敵軍的抵抗都比較小,東路軍所遇之抵抗較為頑固,所以中路軍、西路軍放在一起寫,東路軍最后寫。而中路軍渡江行動在前,西路軍在后,因此,先寫中路軍,再寫西路軍。
5、中路、西路大軍的渡江情況,哪里是詳寫的?哪里是略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中路軍寫得簡略,是因為新華社在此前已經有關于中路軍的詳細報道(見《我30萬大軍勝利渡過長江》),此處簡略交待即可轉入下文。西路大軍寫得稍詳,是因為渡江正在進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如“至發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2/3,余部23日可渡完”。已渡過的“正向南擴展中”,預示了戰役的前景。
6、本文對西路軍渡江情況進行了評論,評論可分為兩方面,這兩方面的議論為何一略一詳?兩方面的順序顛倒一下好不好?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