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主體部分對三路大軍渡江的報道,表達方式有同有異,詳略處理十分恰當,而且過渡自然、銜接緊密,請加以說明。
這則新聞中相同的是都交代了渡江的時間、突破地點、渡江人數、戰局的發展趨勢。中路軍渡江戰況寫得簡略;西路軍渡江戰況寫得比較詳細、具體,報道后,插入一段簡要的議論,指出我軍之所以取得勝利的原因;東路軍渡江戰況寫得最詳。這是因為東路軍與西路軍、中路軍所遇敵軍都不同,戰斗激烈,還因為這里是被敵人吹噓得神乎其神的“很鞏固的防線”。更重要的是,這一地區在戰略上有重要意義,直接關系到能否包圍敵軍,解放南京,因此有必要詳寫。
關于過渡自然,不僅體現在內容上內在聯系緊密,還應從語言標志上去體會其過渡自然、銜接緊密的特點。如文中前面寫了“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魯港地區”交代中路軍渡江作戰情況,后面就用“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既交代了西路軍渡江作戰情況,又補充說明了上文沒提及的中路軍所遇之敵的情況。前面寫了“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后面就寫“我東路軍三十五萬大軍與西路軍同日同時發起渡江作戰”與上文呼應。前面寫了“戰犯湯恩伯二十一日到蕪湖督戰……”,后面就寫“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與之相呼應,起到了緊密銜接的作用。
3、分別閱讀兩則新聞,將兩者相同的地方找出來。
文體相同:都屬于新聞(借此可以介紹有關新聞的文體知識)。
作者相同:兩則新聞的作者都是毛澤東。
目的相同:鼓舞士氣,指明方向,爭取進一步的勝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處于解放戰爭的戰略進攻階段。
4、分別閱讀兩則新聞,將兩者不同的地方找出來。
具體時間不同:《人民解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