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第一冊第六單元檢測題
(滿分100分 時間100分鐘)
梅山中學姜書莉命題 教研中心陳祥俊修訂
班級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訓練重點:①重視熟讀、背誦;②整體感知課文大意,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③注意古今語言和文化差異。
一、語言積累(30分)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4分)
(1)蜀之鄙有二僧( ) (2)貪者語于富者曰( )
(3)子何恃而位 ( ) (4)以我酌油知之 ( )
(5)山島竦峙( )( ) (6)可汗大點兵( )( )
2.根據注音,在橫線上填出漢字(3分)
(1)不聞機(zhù)______聲 (2)朔氣傳金(tu)______(3)東臨(jié)______石以觀滄海 (4)決(zì)______入歸鳥(5)驚起一灘鷗(lù)______ (6)南市買(pèi)______頭
3.解釋下面加點的字(8分)
(1)蜀之鄙有二僧( ) (2)西蜀之去南海( )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4)愿為市鞍馬( )
(5)次北固山下( ) (6)會當凌絕頂( )
(7)學而不思則罔( ) (8)思而不學則殆( )
4.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語用法有些特別,請加以解釋(4分)
(1)對鏡帖花黃 帖:________________
(2)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止:________________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________________
(4)路轉溪頭忽見 見:________________
5.文學常識填空(5分)
(1)《為學》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杜甫是________代偉大的詩人,有________之稱�!锻馈芬浴癬_______”字為詩眼。
(2)《木蘭詩》是北朝________,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愛國精神,以及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向往。
(3)《觀滄�!芬浴癬_________”字統領全篇
(4)“如夢令”、“西江月”都是__________名。
6.根據上下文填空(6分)
(1)萬里赴戎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興盡晚歸舟,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風中一帆懸。海日生殘夜,_________________。
(5)明月______________,清風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40分)
(一)閱讀下面一段詩歌,回答7—10題(16分)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7.解釋下列詞語(4分)
(1)戶( ) (2)紅妝( )(3)著( ) (4)云鬢( )
8.翻譯加橫線的詩句(4分)
(1)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從全詩看本段屬于________(A詳寫,B略寫)這樣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分析“開我東閣門……對鏡貼花黃”一段中所用的修辭手法及在表達上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為學》選段,回答11—16題(10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也�;枧c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人之立志 ( )
(2)可恃而不可恃也 ( )
(3)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 )( )
12.下列句中標有序號的三個“之”字,其中有兩個的用法相同,它們是( )。(1分)
(1)西蜀之(A)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2)人之(B)立志,顧不如蜀鄙之(C)僧哉。
13.下列句中是反問句的一項是( )(1分)
A.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B.人之為學,有難易乎?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14.“顧不如蜀鄙之僧哉”一句中的“蜀鄙之僧”指的是( )。(2分)
A.富和尚 B.窮和尚 C.富和尚和窮和尚 D.泛指一般和尚
15.選出正確的譯句(2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
A.西蜀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
B.西蜀距離南海,誰知道有幾千里路。
C.從西蜀出發前往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
D.從西蜀出發前往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的距離
16.《為學》一文主要說明了什么道理(2分)(用自己的話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一則古文,回答17—19題(12分)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7.聯系上下文,解釋文中加點的字(4分)
A.執:___________________
B.俄:___________________
C.老父:_________________
D.中截:_________________
18.解釋文中畫“ ”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這則笑話諷刺的是誰?諷刺什么現象?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30分)
題目:讀《為學》有感
要求:聯系自己的學習生活談學習《為學》的感受,400字左右。
初中語文第一冊第六單元檢測題參考答案
一、語言積累
1.bǐ yù shì zhuó sǒngshì kèhán。
2.(1)杼,(2)柝,(3)碣,(4)眥,(5)鷺,(6)轡。
3.(1)邊境,(2)距離,(3)運行,(4)買,(5)停泊,(6)登上,(7)迷惑,(8)疑惑。
4.(1)帖通貼,(2)止通只,(3)說同悅,(4)見通現。
5.(1)彭瑞淑、清,唐、詩圣、望。(2)樂俯民歌,樂觀勇敢,和平勞動生活。(3)觀。(4)詞牌。
6.(1)關山渡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2)星漢燦爛,若出其里。(3)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誤入藕花深處。(4)潮平兩岸闊,江春入舊年。(5)別枝驚鵲,半夜鳴蟬。
二、閱讀分析
(一)7.(1)窗戶。(2)女子的裝飾。(3)穿。(4)像云那樣的鬢發,形容好看的頭發。
8.(1)父母聽說代父出征的女兒回來了,互相扶持著到外城去迎接她。(2)同在軍營打仗許多年,竟不知道木蘭是女兒身。
9.A,詳寫木蘭回鄉的情景,表現了木蘭的純樸與熱愛和平生活,突出了詩的主題。
10.排比,“開”、“坐”等一連串動詞展示了木蘭內心的無比喜悅之情。
(二)11.(1)確立。(2)倚仗、依賴。(3)難道;反而。(4)嗎。 12.A、B。
13.A 14.B。 15、A。 16.說明人貴在立志,事在人為。
(三)
17.A:拿。B.過了一會兒。C.古時候對老年男子的尊稱。D.從中間截斷。
18.實在想不出辦法來。 19.諷刺了“執竿者”不知變通,也諷刺了“老父”強裝內行。
三、寫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