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母親河——黃河的情況更遭。從20世紀70年代起,黃河下游及河口地區旱季斷流現象幾乎年年發生,1997年創紀錄地達到累計斷流226天,僅勝利油田少產原油就損失30多億元。目前,黃河流域用水量已超過360億立方米。隨著黃河流域用水量猛增,各地都對昔日流入黃河的雨水“圍追堵截”。大大減少了黃河的入水量。甘肅、寧夏百姓大挖水窖,積蓄雨水,被廣泛推廣的所謂“旱作農業”,使干旱的土壤變成了一塊塊“海綿”。地下水開采和生態耗水,如水土保持、植樹造林等都直接影響到黃河的水量,使黃河再也無法形成昔日容納百川的汪洋恣肆的壯觀場面。
⑥專家預測,2030年我國人口將進入高峰時期,屆時人均水資源量大約只有1750立方米,中國將成為嚴重缺水的國家。
⑦拯救我們的水資源環境吧,不要讓“人類最后見到的一滴水是我們自己的眼淚”變成現實!
(選自《青少年科技博覽)2008年03期有刪改)
18.選文以“明天,我們拿什么滋養生命”為題,主要說明的對象是什么?(2分)
19.用一句話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內容。(2分)
20.請以第③、④段為例簡要分析選文主要運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3分)
21.下面語句出自選文第⑤段,分析句中加點詞的作用,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2分)
從20世紀70年代起,黃河下游及河口地區旱季斷流現象幾乎年年發生,1997年創紀錄地達到累計斷流226天,僅勝利油田少產原油就損失30多億元。
22.相關鏈接:仔細觀察下面“中國節水標志”圖,回答(1)~(2)題。(6分)
(2)“拯救我們的水資源環境吧,不要讓人類最后見到的一滴水是我們自己的眼淚,
變成現賣�!泵鎸谰乃Y源環境,你該怎么做?
align=center>
align=center>
align=center>在成長中追求成功
align=center>蔡恩澤
我們的時代是崇尚成功的時代,人人都想成功,更有不少人企盼一舉成名,一夜暴富。然而,獲得成功的人畢竟鳳毛麟角!德國著名詩人歌德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想成功,但沒想到成長�!苯裉�,由于社會上流行一種浮躁風氣,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期待成功,卻很少有人真正關注自己的成長。
古人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者總是關心自己的成長,而不是終日盤算何時成功。許多人甚至不知道成功其實是向某個目標前進的成長過程,而成長又是成功的蓄勢待發的漸進積累。
最近,新任科技部部長萬鋼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他的經歷。在那個知識荒漠的年代里,他以一盞煤油燈勵志,利用插隊勞動的間隙,偷偷啃了一本又一本的書。結果,每天都有一點小進步,每年都有一定的成長。正是在煤油燈的陪伴下,他刻苦學習,最后進入東北林業大學道橋系,開始自己的學術生涯。而當他埋頭悉心研究電動汽車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到若干年后會以民主人士的身份主政國家科技部6萬鋼2000年留學回國,從普通教授做起,工程中心主任、院長、副校長、校長,一路踏踏實實走來,7年時間,他成了共和國的一位部長。如果把這個視為人生的一大成功的話,這個成功對于萬剛來說,其實只是成長的一個拐點而已。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一個人的成長就相當于是孕育的過程,而成功便是一個新生命的呱呱墜地。人們看到的往往是成功者的輝煌,卻忽略了成功者成長過程的艱辛,其實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當年,在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舉行慶功的宴會上,他卻突然“失蹤”。人們四處尋找,最后,在實驗田發現了他。面對沉甸甸的稻穩,袁隆平正坐在那里發愣呢!此時,上千次的實驗,幾十年的勞累,數不清的失敗,都在他的生命記憶中。如今的成功,其實是過去的無數勞頓、辛酸,甚至是不解和譏諷堆砌而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在向成功靠近一點,其中任何一步的放棄,都會前功盡棄,成功也因此擦肩而過。
成功是用成長做加法。在楊瀾職業生涯的前15年她一直在做加法。做了主持人,她就請求導演:是不是可以自己寫臺詞?寫了臺詞,再問導演:可不可以自己做一次編輯?做完編輯;又問主任:可不可以作一次制片人?做了制片人,還想:能不能同時負責幾個節目?負責了幾個節目后,更想能不能辦個頻道?就是這樣,楊瀾在其人生中一直做加法,最后“加”到了“陽光衛視”……
其實,成功形于外,成長寓于內。成功只是人生的一兩個節點,表現于外在,由別人去評論;而成長是個持續的過程,是內在,在內心體驗存在。
一個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很多人一味追求成功,卻忽視了成長。其實成長這個過程中你會經廈很多,感悟很多,收獲很多。珍惜自己的成長過程,才會讓自己變得成熟。關注成長,淡泊成功,以平常心去一步步成長,也許成功就會不期而至。
(選自《美文大觀》2009年02期有刪改)
23.選文是圍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論題,提出并論
證了本文中心論點:(2分)
24.選文第二段引用古人的名言說明了什么道理?(3分)
25.為了證明論點,作者提出了三個分論點。作者采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來證明這三個分論點?試做簡要分析。(4分)
26.全文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得出了怎樣的結論?使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6分)
三、寫作(60分)
27.從下面兩個作文題中,任選其一,按要求作文。
文題一:成長歲月,我多了一份_____________
文題二: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一篇文章。
我喜歡自然,我知道如果不喜歡,便意味著我會不珍惜嫣紅的花碧綠的草,高峻的山清淺的河;我喜歡人類,我知道如果不喜歡,我會不在乎去做平凡而高尚的一個;我喜歡小孩和老人,我知道我曾經怎樣的幼小或有_天我會怎樣的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