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3)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4)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8.簡答題。
從全文看,本文先后運用了 論證和 論證的方法,有力地證明了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舍生取義這一觀點。生活中有許多人將這個觀點奉為行為的準則,請你根據對這個觀點的認識,列舉一個奉行這種行為準則的事例,加以簡要闡述。(要求:舉例典型,敘議結合)(5分)
9.作為繼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請根據自己的積累,試寫出其中的兩條。(不得從本文中選�。�3分)
(二)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題。(13分)
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豹�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豹�
楚王問其故。
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豹�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豹�
10.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2分)
(1)子墨子解帶為城。 子: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
(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
(4)公輸盤詘。 詘: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語句。(4分)
(1)吾知所以距子矣。
(2)雖殺臣,不能絕也。
12.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點明戰斗之激烈,用 、 交代激戰之結果,用 點明公輸盤已經技窮。(用原文回答)(3分)
13.通過外交手段避免戰爭的爆發的事例很多,請你略舉一例。(4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14~18題。(16分)
人貴敢說“吾不如”
李隆漢
①“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才貴適用,慎勿多苛求�!边@首古詩言簡意賅,形象地告訴人們一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眾生蕓蕓,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全才是沒有的,再偉大的天才總也有不如人的方面。生而為人,只有具備了這種自知之明的心態,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優勢和劣勢、長處和短處,才有可能找準適當的人生坐標,從而贏得成功的契機。
②歷史上的圣哲先賢,他們之所以能建功立業,名垂千古,原因就在于他們都具備博采眾長的精神,敢于宣稱“吾不如”。
③孔子問學生子貢,你和顏回比,誰的能耐大?子貢回答說,顏回聞一知十,我頂多只是聞一知三。子貢慨嘆“弗如也”,寥寥三字,擲地作金石聲。
④《史記·高祖本紀》載,劉邦在總結楚漢之爭的得失時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