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這篇文章的最后,從加斯卡爾的母語傾訴中西鄉氏感覺到了一些象征性的東西。即作為都德確實在表面上傾向于法語,但在內心深處也許對阿爾薩斯語(民族語)的復權是同情的。
這確實是很有意思的,并且是頗具說服力的推理。但像我這樣的外行,手頭上又不掌握什么資料,對于蓮實和西鄉兩氏的見解不好妄加評論。聽說蓮實氏也看過這個續篇。不過蓮實氏是把都德這個人物的整體形象作為問題焦點來研究的。比如說在日本戰時為天皇制軍國主義的政策積極搖旗吶喊的作家到處散布軍國主義思想,都德也是這種類型的作家中的一人,為法國語言帝國主義政策效力,壓制地方語,向巴黎政權效忠諂媚的一人。
不管如何,《最后一課》這篇作品遠比一般日本人的感受有著似乎更為復雜的背景。所謂文學作品的弦外之音的確是一篇“痛快”之作。圍繞語言問題的各個側面到這里大致就全涉及了。
這篇作品的時代距今已有百余年了。能記著當時實際情況的居民大概已沒有了。但他們的孩子們大多數都還健在吧。對當時的小說舞臺進行實地調研,了解他們的想法以及對都德作品的評價方法,也許能寫成一篇饒有興味的報告文學,這對考慮我們現代的情況也許是有益的。
如有機會,我很想嘗試一下。
(選自《語文學習》1996年,蘇思純譯自《蹲著,姿勢丑陋嗎?》潮文庫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