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一、積累運用(34分)
1.下面這段話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2分)
陽臺的邊緣①(yún),城市正退潮②(cáo),打著愜意的盹③(dǔn)。日子是織布機上的布,一片片滑下,又一片片接上。日子也如蝶④(diē),不時地從墻上飄落,幻化成粉,彌⑤(mī)漫在每一個鮮嫩⑥(rēn)而生動的角⑦(jiǎo)落,又綻放出一簇簇⑧(cuò)多彩的花。
A.①②⑧ B.③⑤⑧ C.③④⑦ D.④⑥⑦
2.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據科學家統計,蜜蜂每釀造一斤蜜,大約需要采集50萬朵花左右的花粉。
B.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夢中又見到了滿山鮮嫩的蘑菇,聞到了蘑菇湯濃濃的香味。
C.我們要養成愛讀書,特別是讀經典,讀名著,讓書香滿城成為揚州的城市節特色。
D.住宿環境的好壞,服務質量的優劣,都是賓館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為使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靠山吃山,靠海吃�!�,不僅是一個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一種順應自然的生存之道。
B.叢教授平時總是沉默寡言,但人們一提起那心愛的專業時,他就津津樂道地談個不停。
C.氣溫驟降,紅軍官兵身上還是單衣薄衫,一個個噤若寒蟬,不過還要翻越終年積雪的夾金山。
D.這家印刷公司落實了減員增效的方案后,當月就扭虧為盈,收到急功近利的效果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及課文內容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3分)
A.賈平凹的(月跡)記敘了一群孩童在中秋夜追尋月亮的過程,“月跡”既是月亮運行之跡,也是孩童心理變化之跡。
B.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長篇諷刺小說《范進中舉》,通過對比描寫范進中舉前后不同的境遇,抨擊了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知識分子的罪惡。
C.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與蘇軾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都是宋詞中的杰作,前者婉約,后者豪放。
D.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其故事情節可分為“盼于勒”“贊于勒”“見于勒”“躲于勒”這四個部分。
5.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根據加點字填寫漢子,(用正楷依次填寫在田字格內,4分)
揚州,運河古道見證著你千年的cāng桑,漢唐遺址juān刻著你盛世的輝煌,亭臺樓閣yíng繞著你月夜的簫聲,鐵路機場馳chěng著你美好的夢想。
6.默寫。(每空一分,共9分)
(1)關關雎鳩, 。
(2)足蒸暑土氣, 。
(3) ,秋水共長天一色
(4)桃李不言, 。
(5) ,烏蒙磅礴走泥丸。
(6)春蠶到死絲方盡, 。
(7) ,思而不學則殆。
(8)杜甫是大地詩人,且行且歌,把對大地山河的無限情深貫注在他的詩作之中,他在《塑岳》開篇一問一答“ , ”,抒發了對泰山的贊美之情。
7.閱讀關于“板橋道情”的討論帖,完成后面的題目。(11分)
一樓:汪曾祺先生在《故里雜記》里,寫到民間藝人懷抱漁鼓,手打筒板,唱《板橋道情》“老漁翁,一釣竿……”
二樓:接著是“靠山崖,傍水漪,扁舟往來無牽絆,沙鷗點點清波遠,荻港蕭蕭白晝寒, 高歌一曲斜陽晚,一剎時波搖金影, 猛抬頭……”最后四個字忘掉了。
三樓:這部是最后,這只是十首送情詞中的第一首“派霸”,我上傳一幅漁翁圖給你們看著。
四樓:多美��!誰給這幅畫起個有詩意的名字呢?
五樓:第二首詞是“樵夫”,后面還有“頭陀”“道人”“書生”“乞丐”等。
六樓:“頭陀”什么人��?
七樓:《西游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四人好像都是頭陀……
(1)下文是《西游記》中孫悟空與樵夫的對話。接著孫悟空還向樵夫打聽什么地方?他要干什么事?(2分)
行者近前作禮道:“樵哥,聞訊了�!蹦情宰悠擦丝赂�,答禮道:“長老何往?”行者道:“敢問樵哥,這可是翠云山?”樵子道:“正是……”
(2)二樓記不清的那一句,與“一霎時波搖金影”是對偶詩句,請在下面空格內補寫四個字,使該句與上句構成對偶。(2分)
驀抬頭
(3)下文劃線的句子是解說“揚州道情”的。請問運用了哪種說法?有什么作用?(3分)
道情脫離原先的宗教色彩而回歸市井后,在我國的許多地方流行。揚州道情是其中重要的一支。許多文人也為道情作詞,最著名的就是鄭板橋所作的道情詞,即板橋道情。
(4)根據示例,從“漁翁”唱詞中選一句詞作為漁翁圖的名字,寫一則回復四樓的帖子。(4分)
【示例】我選“高歌一曲斜陽晚” 這句唱詞作為漁翁圖的名字。你看,忙碌了一天的漁翁正面對著夕陽的余暉,縱情放歌呢,這種畫面與“高歌一曲斜陽晚”所創造的意境相符,詞和畫都流露了豁達、樂觀的情懷。
二、閱讀理解(56分)
(一)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8~9題。(6分)
【甲】論詩·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乙】戲為六絕句·杜甫
王楊盧駱①當時體,輕薄為文哂②未休。爾曹③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注釋】①楊盧駱: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譏笑。 ③爾曹:你們。
8.甲詩中“ ”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詩中“ ”對王楊盧駱的詩歌哂笑不止。(2分)
9.甲詩一二句與乙詩三四句都采用了對比手法。兩者是怎樣對比的?分別突出了什么觀點?(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16分)
鳴機夜課圖記(節選)
[清]蔣士銓
銓四齡,母日授四子書①數句�?鄡河撞荒軋坦P,乃鏤竹枝為絲斷之,詰屈作波、磔②點畫,合而成字,抱銓坐膝上教之。既識,即拆去。日訓十字,明日,令銓持竹絲合所識字,無誤,乃已。至六齡,始令執筆學書。
記母教銓時,組繡紡③績之具,畢陳左右;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讀,咿唔之聲,與軋軋相間。兒怠,則少加夏楚④,旋復持兒而泣曰:“兒及此不學,我何以見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擁被覆雙足,解衣以胸溫兒背,共銓朗誦之;讀倦,睡母懷,俄而母搖銓曰:“可以醒矣!”銓張目視母面,淚方縱橫落,銓亦泣。少間,復令讀;雞鳴,臥焉。
【注釋】①四子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②波、磔(zhé):漢字書寫筆畫。③組繡紡:即編織結線。④夏(jiǎ)楚:用于責打的大條等。
1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1)母日授四子書數句( ) (2)苦兒幼不能執筆( )
(3)無誤,乃已( ) (4)與軋軋相間( )
11.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抱銓坐膝上教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鄒忌諷齊王納諫》)
B.旋復持兒而泣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
C.兒怠,則少加夏楚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
D.解衣以胸溫兒背 以衾擁覆,久而乃和(《送東陽馬生序》)
12.翻譯下列句子。(6分)
(1)至六齡,始令執筆學書。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與朱元思書》)
(3)忠之屬也�?梢砸粦�。(《曹劌論戰》)
13.蔣母嚴于教子的做法,與孟子關于“天將降大任于是人”的觀點是相通的,你贊成這樣的做法嗎?為什么?(3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4~17題(15分)
寧靜是一種生產力
于丹
①清人張潮在《幽夢影》中寫道:“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边@句話頗有意味,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夠悠閑地對待它,才會有時間、有心思去滿足自己的閑情逸趣。
②別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趕,別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去體會。這是一個發現的過程。發現什么呢?發現一種生活方式,發現生命的質量�!恫烁T》里說:“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平氣和者百福自集�!敝v的是同樣的道理。
③寧靜有時也是一種生產力。一個人能夠平心靜氣,就能夠獲得一種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質量和效率。
④我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一位木匠把手表掉在半人高的刨花里,讓眾多徒弟去找,大家亂哄哄地找,怎么也找不著。后來他的兒子獨自在夜里靜靜地聽手表走動的響聲,始終找到那塊手表。事情很簡單,道理卻很深刻。想想看,寧靜難道不是一種生產力嗎?
⑤《莊子》中說:“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圣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碧斓厝f物是可以映照在我們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靜。喧囂的小溪把碎沫拍打在山崖上的時候,澎湃的大海把浪花摔打在沙灘上的時候,它能照見世界嗎?它什么也看不見。
⑥一個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過分在意他人的贊譽和誹謗之語,這顆心就會像喧囂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動著,躁動著,這樣的人能靜下來嗎?如果不能擁有一份寧靜,不能擁有一種閑適,我們能看見生命的本真嗎?
⑦安靜下來,在中國人本來的生命規律中去發現悠然的歡喜,對今天這個時代而言,也許不僅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說它是雪中送炭也不為過。
(選自《趣品人生》,有刪改)
14.閱讀②④兩段,注意劃波浪線的兩個論據,完成表格內容(3分)
論據
證明觀點
論證方法
論據特點
論證作用
《菜根譚》名言
心平氣和能發現生命的質量
a
具有權威性
c
木匠兒子找手表
b
舉例論證
事實勝于雄辯
15.第③段中,“獲得一種智慧的能量”與“提高生命的質量和效率”能否對調?為什么?(3分)
16.第⑥段,把加點的詞“太多”刪去,行不行?把劃線的反問句“這樣的人能靜下來”改成陳述句,好不好?請說明理由(4分)
17.你身邊也有一些人不夠“寧靜”,請舉例說明,并為他們提出建議。(5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8~21題(19分)
揚州的夏日
朱自清
①揚州從隋煬帝以來,是詩人文士所稱道的地方;稱道的多了,稱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隨聲附和起來。直到現在,你若向人提起揚州這個名字,他會點頭或搖頭說:“好地方!好地方!”特別是沒去過揚州而念過些唐詩的人,在他心里,揚州真像蜃樓海市一般美麗;他若念過《揚州畫舫錄》一類書,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個久住揚州像我的人,他卻沒有那么多美麗的幻想,他的憎惡也許掩住了他的愛好;他也許離開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他也只會想著揚州的夏日。
②北方和南方一個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無水而南方有。誠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決了堤防,但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頤和園雖然有點兒水,但太平衍了,一覽而盡,船又那么笨頭笨腦的。有水的仍然是南方。揚州的夏日,好處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稱為“瘦西湖”,這個名字真是太“瘦”了。下船的地方便是護城河,曼衍開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這是你們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還有許多杈杈椏椏的支流。這條河其實也沒有頂大的好處,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靜,和別處不同。
③沿河最著名的風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橋;最遠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們是知道的,小金山卻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錯——可是我還不曾有過那樣福氣�!跋潞印钡娜耸攀堑竭@兒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個塔,和北海的一樣,據說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鹽商們連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這個塔;但還有一樁,你們猜不著,是紅燒豬頭。夏天吃紅燒豬頭,在理論上也許不甚相宜;可是在實際上,揮汗吃著,倒也不壞的。五亭橋如名字所示,是五個亭子的橋。橋是拱形,中一亭最高,兩邊四亭,參差相稱;最宜遠看,或看影子,也好。橋洞頗多,乘小船穿來穿去,另有風味。平山堂在蜀岡上。登堂可見江南諸山淡淡的輪廓;“山色有無中”一句話,我看是恰到好處,并不算錯。這里游人較少,閑坐在堂上,可以永日。沿路光景,也以閑寂勝。從天寧門或北門下船。蜿蜒的城墻,在水里倒映著蒼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撐過去,岸上的喧擾像沒有似的。
④船有三種:大船專供宴游之用,可以挾妓或打牌。小時候常跟了父親去,在船里聽著謀得利洋行的唱片�,F在這樣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A“小劃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個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撐著。乘的人多了,便可雇兩只,前后用小凳子跨著:這也可算得“方舟”了。后來又有一種“洋劃”,比大船小,比“小劃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把髣潯睗u漸地多,大船漸漸地少,然而“小劃子”總是有人要的。這不獨因為價錢最賤,也因為它的伶俐。B一個人坐在船中,讓一個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撐著,簡直是一首唐詩,或一幅山水畫。
⑤“下河”總是下午。傍晚回來,在暮靄朦朧中上了岸,將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搖著扇子;這樣進了北門或天寧門走回家中。這時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閑”那一句詩了。
(選自《白華旬刊》,有刪改)
18.【整體感知】
下列對文章內容或寫法的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3分)
A.開篇解題,先對“揚州”寧人稱道,再寫“揚州的夏日”令人懷想,層次清晰。
B.北方發了大水,文章卻說“這并不能算是有水”,主要原因是作者非常討厭水災
C.第②③段兩次寫到“下船”,第③⑤段兩次寫到“下河”,前后呼應。
D.本文之中多出出現“閑”字,表現了朱自清先生對閑適生活的喜愛和向往
19.【清靜體驗】
閱讀第③段,摘錄原文相關詞句補全下表。(4分)
景點
主要特征
對比襯托之物
小金山
a
金山
法海寺
(連夜督促匠人造成,揮汗吃(肉),倒也不壞
B
五亭橋
c
天下之橋
d
登堂可見江南諸山淡檔得輪廓,閑壘在堂上,可以太目
它處
20【語言品味】
(1)第③段“小船悠然地漂過去”一句中“悠然”,換成“慢慢”好不好?為什么?
(2)第④段劃線的兩個比喻句,一俗一雅,妙趣無窮。請選一句進行賞析。(4分)
我選 句。賞析:
21.【拓展延伸】
“揚州的夏日,好處大半是在水上�!闭埌堰@別有韻味的夏日,寫100字左右的文字介
紹給你的朋友。(6分)
三、寫作(60分)
22.題目:不能沒有你
要求 ①除詩歌以為,問題不限;②感情真摯,不得抄襲;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參考答案:
1、C 2、B 3、A 4、B
5、滄 鐫 縈 騁
6、(1)在河之洲 (2)足蒸暑土氣 (3)落霞與孤鶩齊飛
(4)下自成蹊 (5)五嶺逶迤騰細浪 (6)蠟炬成灰淚始干
(7)學而不思則罔 (8)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7、(1)行者道:“有個鐵扇仙的芭蕉現在何處?”他要借芭蕉扇。
(2)驀抬頭 (日)(上)(東)(山)
(3)舉例子 具體有力地說明許多文人也為道情作詞
(4)我選“扁舟來往無牽絆”這句唱詞作為漁翁圖的名字,你看,夕陽之下一葉扁舟在河水之處優先地劃過,平靜的水面無遮無攔。這種畫面與“扁舟來往無牽絆”所創造的意境相符;詞和畫都流露了閑適恬淡的生活態度。
8、李杜 輕薄
9、甲詩 古今對比 古今之人李杜詩篇的態度對比 突出了唯有創新,才能領時代之風騷的觀點。
乙詩 王楊盧駱與輕薄者對比 突出了王楊盧駱之文會像長江黃河之水那樣萬古流傳的觀點。
10、(1)每天 (2)苦于 (3)停止 (4)間雜
11、D
12、(1)到了六歲,母親才命令我拿筆學寫字。
(2)像鶯鳥一樣極力追求功名刺激的人,看到(這雄奇的)山峰,就會半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
(3)這是盡可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著這一條打一仗。
13、贊同�!翱床磺宄笔Y母嚴于教子,正是“苦其心志”,孟子強調困境造就人才,兩者是一致的。因為往往是憂患使人成才,安樂使人走向滅亡,一個人從小要有吃苦的精神和憂患意識才能立足于社會,成就一番事業。
14.a引用論證
b一個人平心靜氣能獲得一種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質量和效率
c論證寧靜是一種生產力
15.不能。因為先獲得,然后才能提高,兩者有先后遞進的關系。
16、不行“太多”是說欲望過多、起限制的作用,如果刪去,就會成了一個人心里有欲望,這個人就不能靜下來,不符合實際。無法體現語言的嚴密。
反問句不能改成陳述句,如果改為陳述句就少了一種強調和提醒注意的語氣。
17、考試復習時心浮氣躁者
建議:只有沉下信賴,腳踏實地復習,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才能考出好成績。
18、B
19、a在水中央,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錯 b北海
c五個亭子 拱形 最宜遠看 橋洞頗多 d平山堂
20、(1)不好 “悠然”一次含有慢慢的意思,還能體現出坐在船上的人悠閑自得的心情。
(2)選B句 運用“唐詩”“山水畫”來比喻當時的情景,生動形象寫出了環境的優美,很好的表達出“揚州的夏日,好處大半在水上”這一主題
21、略點此免費下載揚州word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