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閱讀下文,完成21~23題。(7分)
知 恥
①所謂“恥”,就是被人所不齒的言論或行為。孟子說:“人不可以無恥�!币馑际钦f人不能不知恥。春秋時政治家管仲曾提出立國有四大綱,禮、義、廉、恥,“恥”居其一。孟子與管仲對“恥”的見解,不能不讓我們深思知恥的意義�! �
②對一個人而言,知恥,才能明辨是非,有所為,有所不為。朱熹說:“恥便是羞惡之心,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敝獝u,能保持操守,約束己行;知恥,能反省自身,知錯就改。
③“凌風知勁節”。面對強權,只有知恥,才能保持節操,捍衛尊嚴。有羞惡之心的人,在強權面前能威武不屈。因為知恥,才有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無畏;因為知恥,才有了夏明翰“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的大義;因為知恥,才有了程硯秋“寧死在槍口下”拒不為日本人演出的氣節……他們有錚錚傲骨,為后人敬仰,其根源在于知恥�! �
④“人非圣賢,孰能無過”。___________ 。晉代的周處,年輕時橫行鄉里,當地人將其同南山猛虎、江里蛟龍并稱為地方“三害”。但周處有知恥之心,知道自己被鄉里視為禍患,于是痛改前非,奮發圖強,后被鄉里舉薦為官。因為知恥,周處才能認清自我,棄惡從善,最終成為一代名臣。周處的蛻變,讓我們看到了知恥的力量�! �
⑤對一個國家而言,知恥,才能正視歷史,擔當責任,為人類進步作出貢獻。德國在“二戰”中給受害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戰后的德國開始反省納粹的罪行。1970年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的一跪,讓世界人民看到了德國的悔過態度。之后對戰爭全面、深刻的反省和積極的戰爭賠償,使德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因為知恥,德國走出恥辱,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反之,個別國家不知恥,散布荒謬言論,模糊自己侵略的歷史,不僅讓國家背負正義的譴責,最終還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⑥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說:“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币粋€人不知恥,什么樣的事都能做得出來;一個國家不知恥,無恥之風就會蔓延,這樣的國家還有什么正義可言呢!由此看來,知恥對于個人、國家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
2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閱讀第④段,在橫線處補寫一句話,使它能夠統率全段的論證內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簡要分析第⑤段的論證過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
當家庭遭遇變故時,父親攀爬月臺的背影印刻在朱自清的心里;當飽嘗漂泊之苦時,故鄉甘醇的春酒回味在琦君的心里;一樹生機勃勃的紫藤蘿花,化解了心中的焦慮和悲痛,盛開在宗璞的心里;一本鐫刻著歲月痕跡的舊書,承載了生活的艱辛與溫情,銘記在牛漢的心里……是的,生活中,總有一些情或景難以忘懷,也總有一些人或事讓人銘記�! �
請以“______ 銘記在我心里”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
要求:(1)先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立意自定;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2014年呼倫貝爾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
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2分)B 2.(2分)C
3.(1)斜暉脈脈水悠悠
(2)拔劍四顧心茫然
(3)傷心秦漢經行處
(4)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每空1分,錯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共7分)
4.(9分)
活動一:
(1)圖和所選的課文一致1分。(2)能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描述,語言通順,50左右
字即可得2分�! �
活動二:
(1)①出發前熱切盼望(興奮、高興)——②父親讓我背書時無奈(厭煩)
(能寫出兩個變化過程,意近即可得2分)
(2)表現了“我”對父親的不滿,含蓄地批判了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隔膜,以及封建思想禮俗的不合理。(2分)
活動三:
參考示例1:魯迅先生在我心里播下的種子是獨立思考、敢于質疑的精神。如《故鄉》
中對“新的生活”的思考,開拓了我的思想深度,對我具有精神引領作用�! �
參考示例2:魯迅先生在我心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魯迅的文章總讓人嚼之不盡,�! �
讀常新。如他在《孔乙己》中對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的描寫,讓我看到動詞傳神的力量,顯示了獨特的文字魅力�! �
(能準確寫出“種子”的內涵1分,舉例恰當、語言連貫1分)
二、古詩文閱讀(20分)
(一)(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