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書和讀書,古往今來的許多人談過,在我們這一次的讀書漫談中,也有意識地展現了一些見解、認識和感受。我們來集中聽聽另外一些人的意見吧。
課外拓展
秋 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一、二兩句表露了劉禹錫怎樣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可寫的景物很多,劉禹錫在詩中為什么只寫沖天而上的一鶴?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本詩語言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評價“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在全詩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對這一評價請簡要闡述你的鑒賞體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本文相關文章: 《沁園春·雪》主要內容 《沁園春 雪》寫作特點 問題探討——上闋 問題探討——下闋 |
答案:
1、樂觀豁達的心境。將古人的悲秋與自己的頌秋對比。
2、借托鶴沖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運面前決不低頭、奮發向上的積極精神。
1、在異鄉作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
2、a、三四句挑選出重陽登高和茱萸插頭兩個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詩的直抒胸臆 ,顯得深沉含蓄。B、本為詩人思念兄弟,卻以“遙知”二句翻轉一面,化出幻覺,寫家鄉的兄弟為失落詩人而遺憾不已。詩人把“我思人”的情緒,折射為“人思我”的幻覺,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少一人”的缺憾更須體貼。這正是這兩句的出乎常情之處,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