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筆下的仿擬,決不是簡單、機械的模仿,而是仿照現成的詞語格式變動字眼、寓以新意的一種創新用法。
《智取生辰綱》結構特點
課文題為“智取生辰綱”,但如何智取、晁蓋等人做了哪些準備,作者都沒有點明,而是著力描寫楊志與眾軍漢如何鬧別扭、如何鞭打眾軍漢,老都管如何掣肘,虞候如何進讒言,以及軍漢們如何埋怨,讀者的目光完全被作者引向楊志一行的矛盾上。
楊志千方百計提防別人暗算,雖然有內部不和,由于他的小心謹慎,似乎萬無一失了,但吳用的妙計卻一直在按計劃實施著;等楊志一行被蒙汗藥麻翻在地,眼睜睜看著生辰綱被推走,讀者也如墜五云霧里,弄不明白到底在哪一步酒里被下了蒙汗藥。
最后作者才補敘出其中的種種情狀。這樣一邊明寫楊志如何防范和保護,一邊搶奪的計劃卻在讀者的眼皮底下偷偷實施著,最后全盤端出,造成一種意外的效果,使讀者不得不佩服吳用“果然賽過諸葛亮”。
如果這個故事換一種寫法,把晁蓋等人的用計和行動明寫出來,把他們的行動和面貌直接展示在觀眾面前,那故事就平淡無奇了。
可見,同一個故事,從不同的敘事角度來講,效果會大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