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八段劃線句子最主要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第18段能否刪去?請說明理由。(3分)
21.張郎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分析。(3分)
22.族長的話作為小說的結尾,耐人尋味,請說說其作用。(3分)
七、作文
23.請以“我不后悔”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字要寫的規范工整
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得抄襲。
華語網說明:網頁文檔無法完美展現word試卷加點字、下劃線、圖片、表格等內容及格式,為方便你學習參考之用,我們特地為您準備了完整doc試卷及答案,如有需要請點此根據提示下載。
2017年廣西貴港市中考語文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積累與運用(1-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考點】12:易誤讀常見字;14:常見易錯字.
【分析】本題要結合平時課文中所學詞語來辯析字音,要結合漢字的拼寫規則來掌握字的讀音,對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聲字要能準確辨析.
【解答】A.“黃暈”應讀作“huángyùn”;
B.“差勁”應讀作“chàjìn ”;
C.正確;
D.“凜然”應讀作“lǐn rán”.
故選:C.
2.【考點】49:成語.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成語的正確使用,要從成語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飾對象、使用范圍等角度考慮,同時結合語境從詞語與語境的語意關系、搭配關系等方面篩選.
【解答】A.使用有誤,惟妙惟肖:描寫或模仿得非常逼真.這里是“表現內心世界”,不符合語境義.
B.使用有誤,置之度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褒義詞,不符合語境義.
C.使用有誤,顯露原型:原有的模型顯露出來.不符合語境義.
D.使用正確,脫穎而出:錐尖透過布囊顯露出來.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符合語境.
故選:D
3.【考點】79:病句辨析與修改.
【分析】本題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學生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從內容角度分析詞義的不同理解病因,可從語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見類型及辨識病句的方法,還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語感能力.
【解答】A“參觀”改為“學習”;
B刪除“造成的”;
C正確;
D改為“新出土的兩千多年前”;
故選C.
4.【考點】F5:文學常識.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學文化常識.
【解答】A.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坷夫;
B.正確;
C.正確;
D.正確.
故選:A.
二、說明文閱讀(5-8小題,每小題12分,共12分)
【考點】A8:科普閱讀綜合.
【分析】這是一篇說明文.文章主要介紹了2016年9月25日竣工的FAST的建造意義以及“落戶”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喀斯特洼坑的原因,引出本文的說明對象.接著說明了FAST的三大創新:創新一,選擇把“天眼”安放在群山環繞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不僅節省了巨額的工程 開支,環抱的群山還為“天眼”的觀測創造了寧靜的工作環境;FAST創新二,就是“天眼”里轉動的“瞳孔”,可以隨時“望”向令它著迷的任何地方;“天眼”的“視網膜”,就是30噸重的饋源艙,它在一百多米的高空,直徑兩百多米的球面上,能夠“收放自如”,實現誤差小于10毫米的定位!這是FAST的又一大創新.最后指出FAST的建造給當地帶來的影響.
【解答】
5.本題考查近義詞的辨析,關聯詞的運用.正確理解近義詞的意義,區分出近義詞間細微的差別,一定要準確把握語境,找到語感,注意固定搭配,習慣用法,厘清句子各分句之間的關系,從而做出正確選擇.
名不虛傳:傳出的名聲與實際相符合,不是虛假的.確實很好,不是空有虛名.名副其實:名聲或稱謂(號)與實際一致、相符合.根據語境,“巨大的反射面攤開來足有30個足球場那么大”說是大鍋“名副其實”故a選:名副其實.匯入:進入.匯聚:匯集:累積起來,聚到一起.根據句意,“宇宙中接收到的信號”應是“匯聚”,b處選“匯聚”.初衷:最初的愿望和心意.想法:指考慮辦法,設法.根據語境,這是最初的想法,故c處選:初衷.
故選:B.
6.本題是對說明對象的考查.要從文中找到與之有關的文字,認真研讀,思索感悟,概括出來即可,再與題干中的選項比較選擇.隨時“望”向令它著迷的遠方,只有“瞳孔”可以轉動還不夠,相應的,”天眼“的“視網膜”也就必須得能跟著瞳孔一起動才行.
故選:B.
7.本題是對說明順序、說明方法、文章內容、說明文語言等知識點的考查.
A:正確;
B:正確;
C:第⑧段開頭中的“這個”是指重達30噸饋源艙,不是“FAST”,不正確;
D:正確.
故選:C.
8.本題考查整體感知說明文后辨析和信息篩選的能力.回答問題時,要按照“確定區間﹣﹣抓關鍵詞﹣﹣抓關鍵句﹣﹣整合比較”的過程,把選項和原文逐個對比.2016年9月25日,“天眼”竣工,是即將開始追尋宇宙最深邃的過去,搜索地外文明的蹤跡,而不是已開始.故選:A.
答案:5.B6.B7.C8.A
二、古詩文閱讀(9-14小題,共18分)
【考點】DA:課內文言文閱讀.
【解答】9.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的理解,要解答這道題首先要理解詩歌的大意和表現的思想感情,對照詩歌加以判別.D項中這首詩的風格是“清新自然”而不是“濃艷”,故選:D
10.本題主要考查點是一詞多義.為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