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人生如果遠離了閱讀,就等于一間房子沒有窗戶。曾國藩一生飽覽群書,文章筆力雄厚,就連梁啟超都稱贊他“可以入文苑傳”。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認為自己有“三恥”,居第一位的,就是對天文和算學“毫無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為恥,曾國藩們之所以會有如此的認識,就因為他們深刻地知道,讀書“能養人精神”,書籍并非是裝點門面的飾品,與是精神的營養品。不能與書籍獨處,只會讓人生之路走向狹隘,甚至禁錮心靈;浸潤書香,才能讓我們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
⑤讀書或許并不必然導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內在的豐沛。這些年,兩季《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驚艷了無數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為,令人動容的,并不僅僅是武亦姝2000多首詩詞記憶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為以外賣小哥身份成功逆襲的不凡,更是因為他們身上散發的那種“閑看花開花落,漫隨云卷云舒”的從容淡定,這樣一份獨特的氣質,正源于閱讀的滋養,有句話說得好,“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為,讀書太多,容易脫離生活,其實不然,讀書不是要選離這個世界,而是要讓人擁有平視世界的眼睛,閱讀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個人和書籍接觸得愈親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統一,因為他的人格復化了,他不僅用他自己的眼睛觀察,而且運用著無數心靈的眼睛。”既塑造豐盈的內心,又給人以豐富的生活,這恐怕便是閱讀之于人生的獨特意義。(有刪改)19.文章開頭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歷史瞬間,有什么作用?(3分)
20.閱讀第④段,用自己的話說說“曾國藩們”是怎樣的一類人。(3分)
21.第⑤段運用的主要論證方法是_________,論證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觀點。(2分)
22.如何理解文章題目“人生因閱讀而氣象萬千”?(3分)
23.根據文章內容,結合自己的讀書事例,從一個方面談談你因閱讀而發生的改變。(3分)
四、寫作(50分)
24.題目:高中,我來了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定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
威海市2018年初中學業考試
語文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1.B(3分)
A.聒(guā)噪-(guō); C.沉緬-沉湎; D.蓬篙-蓬蒿。
2.①半畝方塘一鑒開②青山獨歸遠③我言秋日勝春朝④草色遙看近卻無⑤何事長向別時圓⑥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⑦山山唯落暉⑧星垂平野闊(8分)
【解析】試題分析:考查對名句名篇的背誦和默寫。這類試題屬于基礎題,也是語文中考3.(1).魯智深(魯達、魯提轄、花和尚) (2).史進(九紋龍)(2分)
4.C(3分)
5.書香漂流活動營造全民閱讀氛圍。(書香漂流活動借助漂流書籍點和微信圖書借閱平臺,營造全民閱讀氛圍)(2分)
6.參考示例:簡·愛經過動蕩的生活,準備與羅徹斯特結婚,但幸福剛一露頭就消失了,逼得簡·愛再一次尋找人生的道路。當羅徹斯特破產了,他們卻舉行了婚禮。波瀾起伏的情節,一定會吸引你,讓你體會到閱讀《簡·愛》的樂趣。(6分)
二、文言文閱讀(12分)
7.A(2分)
8.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可以互相聽到。(2分)
9.作者虛構出的理想社會,表達了古代人民對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不可能實現。(2分)
10.D(2分)
11.這不只是擔心手上的汗水浸到書頁上去,也擔心碰到書的裝訂處。(2分)
12.一是擔心書籍受到污損,體現出司馬光對書的愛惜;二是司馬光的語言和動作體現出他對書的敬重。(2分)
三、現代文閱讀(29分)
13.桌面。樹有著自己的生命線路;天地、萬事萬物、浩瀚宇宙有著自己的生命線路;“我”有著自己的生命線路。(樹、天地、萬事萬物、浩瀚宇宙和“我”都有著自己的生命線路)(3分)
14.(1).原因是日月的陰晴圓缺、四季的寒暑旱澇等外在因素的影響(2).生命的線(2分)
15.(1).帶痕紋的云彩(2).帶漣漪的積水(2分)
16.對老樹在生長過程中遇著惡劣歲月的同情(憐惜);對老樹面對困境,依然蓄積力量、不屈不撓精神的贊美(敬佩)。(3分)
17.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年輪(桌面)比作泉,寫出了桌面的沉靜;把纏繞的黑線比作漣漪,寫出了黑線不規則、時斷時連,纏繞且布滿整個桌面的形態。(3分)
18.桌面陪伴了“我”十年:啟示“我”認識到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命線路:使“我”變得豁達、成熟、堅強(使“我”更加熱愛生命、熱愛工作。(3分)
華語網說明:網頁內容為TXT文檔,僅供預覽,無word試卷加點字、下劃線、圖表等內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精校doc文檔,請點此下載。
5.書寫較認真,字跡較清楚,卷面較清潔。(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