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母親也很關心子女的讀書情況。她不一定指導每一個人的功課,只是盡量替我們處理好課業的瑣事。我們房間里有一個專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兩個抽屜里,左邊放著削尖的鉛筆,右邊則是用過的磨鈍的鉛筆。兄弟姐妹放學后,每個人只需放入寫鈍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課了。每一支鉛筆都是母親用小刀削好的�,F在回想起來,母親未免太過寵愛我們了,然而我們當時卻視此為理所當然而不知感激。有一回,削尖的鉛筆已被拿光,我竟為此與母親斗過氣。家中瑣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親是什么時間做這些額外的事情的。
⑤歲月流逝,子女們都先后長大成人,而母親卻在我們忙于成長的喜悅中不知不覺地衰老。她的一頭秀發也逐漸變得花白而稀薄。這些年來,我忙著養育自己的兒女,更能體會往日母親的愛心。我不再能天天與母親相處,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頭發的樣子,只是驚覺與那發髻已明顯變小。她仍然梳著相同樣式的髻子,但是,從前堆滿后頸的烏發,如今所余已不及原來的四分之一。
⑥近年來,目前的身體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臟機能衰退,不得不為她施行外科手術。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順利,經過一夜安眠之后,母親終于度過了難關。數日后,醫生準許母親下床活動,以促進傷口愈合�?墒�,母親忽然變得十分軟弱,不再是從前翼護著我們的那位大無畏的婦人了。每隔一日,我便為她擦洗身體。起初,我們兩人都有些忸怩。母親一直嘀咕著:“怎么好意思讓女兒洗澡呢!”我用不太熟練的手,小心地為她擦拭身子。沒想到,他竟然逐漸放松,終于柔順地任由我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己覺得帶著一種母性的慈祥和溫柔,愛憐地為母親洗澡。我相信,當我幼小的時候,母親也一定是這樣慈祥溫柔地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親情的方向,仿佛眼前這位衰老的母親是我姣寵的嬰兒。
⑦洗完澡后,換一身干凈的衣服,母親覺得舒暢無比,更要求我為她梳理因久臥病床而蓬亂的頭發。我們拉了一把椅子到窗邊,閑聊著,不久,就變成我一個人的輕聲絮聒。母親背對著我坐著,我看不見她的臉。許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是舒服地睡著了,像嬰兒沐浴后那樣……
噓,輕一點。我輕輕柔柔地替她梳理頭發,依照幼時記憶中的那衣套過程。不要驚動她,不要驚動她,讓她就這樣坐著,舒舒服服地打一個盹吧。
(作者:林文月。有刪改)
7.本文由“我”給母親梳理頭發寫起,主要回顧了母親哪幾方面的事情?請從母親的角度簡要概括。(4分)
8.第②段為什么用大量筆墨描寫母親在晨曦中梳理頭發的場景,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4分)
9.從詞語運用、
修辭方法中任選一個方面,賞析文中畫線的語句。(4分)
10.本文的主旨,有人認為是抒寫家庭親情,有人認為是對老年人生活狀態的關注。你贊同哪種看法?請結合文章內容加以探究。(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1~14題。(共12分)
一起做“讀書種子”
①“讀書種子”一詞的“發明權”,當屬宋代的黃庭堅。他在《山谷別集》中說:“四民
①皆當世業
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讀書種子斷絕,有才氣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讀書種子”,讓閱讀成為一種力量,推動文化傳統薪火相傳,可以說正是讀書人的自我期許。從“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淵明,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
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朝餐”的楊萬里,無不是“讀書種子”的精彩寫照。
讀書滋養美好心靈,可以遇見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謂“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重視學習、重視詩書,千百年來融入中國人的血脈里,成為中國特有的文化稟賦。
③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讀書種子”。彭德懷帶兵打仗“橫刀立馬”,平時非常注重抓學習,而且還經常督促身邊工作人員養成讀書習慣。他常用呂蒙“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勵大家,樂于把自己收藏的書拿出來共享。
為了檢查大家是否認真讀過了,他用飯粒把書中的頁碼粘起來,如果發現有人讀書做樣子,沒有把粘飯粒的書頁打開,他就會提出嚴厲的批評。在彭德懷關心督促下,在他身邊工作的同志都養成了讀書習慣,以至終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愛書癖,手指今馀把筆痕”。植物種子是有形的,延續繁衍,生生不息;讀書種子則是一種無形的東西,不知不覺中變化氣質、增長才干,承接弘揚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正因為這樣,文明薪火不斷發揚光大。黃庭堅所處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讀書種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國學大師陳寅恪所說的,“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做一粒“讀書種子”,靜下心來讀一點書、做一點學問,因為其中有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襲,對高雅生活的追求,對時代潮流的引領。
⑤“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研究植物種子的鐘揚不拘泥于書本知識,在科學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認為無法種植紅樹林的上海灘涂中栽種成功。鐘揚的故事向我們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識的力量,更有實踐的力量、創新的力量,賦予“讀書種子”以新內涵。世人常常說,“知識就是力量”,但知識必須與實踐結合,使之變成能力或本領之后,才能產生力量。“讀書種子”與實踐“沃土”的緊密結合,必能孕育壯苗、結出碩果。
⑥閱讀是一種超越世俗的力量。今天我們提倡多讀書、讀好書,并不是為了滿足“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功利心,緩解“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緊張感。讀書足以怡情,足以長才。少一點對物欲的追求,多一點對知識的渴求;少一點無謂的應酬,多擠一點時間讀書;少一點人云亦云的跟風,多一點獨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達到嶄新高度,活出不一樣的精彩自我。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