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們只有發揚五四精神,樹立遠大理想,不畏艱難,勇于追求,才能“ ,
”,讓青春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李白《行路難》)
(3)我們要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早日把隨州建設成“ , ”的生態家園。(王灣《次北固山下》)
(4)我們的黨和國家立黨為公,勤政為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員干部要有“ , ”的政治情懷。(范仲淹《岳陽樓記》)
三、語言文字應用(17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7~23題。(本題共7小題,17分)
材料一:
一個中國企業,可以有多堅強?最近,華為公司的表現給了國人一個“硬核”的答案。
這段時間,面對美方的蠻橫打壓,無恥誣蔑,面對此起彼伏的“斷供”風波,華為始終表現得處變不驚、淡定從容。這不是(①),因為華為有底氣、有準備,通過未雨綢繆、持續不斷的(②),牢牢掌握了核心技術,所以才能有應對美方遏制的千鈞之力。
“越高端,‘備胎’越充分”,華為長期打造的創新“備胎”一夜轉正,贏得一致推祟。“備胎”的背后是堅持底線思維,永遠保持一種憂患意識。
今天,很多人佩服華為在十多年前就(③)會出現“極端情形”的遠見,殊不知,在當時,無論是企業內部還是行業競爭對手中,不乏認為這么做有點“傻”或者“太浪費”的聲音。
正所謂“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企業要謀長遠發展,就必須居安思危,對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認知,切忌不可被一時、一地、一事的成功遮蔽了眼睛。如果只顧眼前,缺乏布局未來的自覺和行動,等到“胎壞了”才考慮,恐怕就連生存都成了問題。
這就說明,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命脈,創新能力的比拼是終極的較量。
創新實力,不僅源自自身的努力,也源自開放的胸襟。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企業從來也不當“獨行俠”,從不排斥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合作伙伴,這符合技術創新的(④)。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創新資源全球流動和配置,閉門造車行不通,包打天下也不現實。文明因交流互鑒而多彩,創新之花也必然要汲取全世界的滋養才能絢麗綻放。包括華為芯片在內的創新成果,始終建立在利用和共享全球科技創新資源的基礎之上。
從這個角度看,美方罔顧世貿規則,將國家道義形象視如敝屣,歇斯底里地揮舞霸凌大棒,心態何其扭曲,格局何其狹隘,如此倒行逆施、恣意妄為,終將被滾滾向前的時代潮流所淘汰。
創新不是“一個人的戰斗”,也不是三兩天的奮發,而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只有持續投入基礎研究和教育的優質“火石”,創新引擎才會始終動力澎湃。在華為總部的接待大廳,大屏幕上反復播放著一個宣傳片,其核心內容就是基礎教育和基礎科研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備胎”能在關鍵時候用得上,是因為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懈,心無旁鶩,更舍得煞廢苦心培養人才。
板凳要坐十年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業界紛紛為華為掙脫羈絆叫好的時候,不妨多一些自照和反思,擯棄功利思維,扎扎實實做好技術創新的必修課。當企業抓創新、抓研發蔚然成風,“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就有了無比深厚的底氣,“不管風吹浪打, 。”
(節選自2019年5月25日《學習強國》,有刪改)
材料二:
中美貿易摩擦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中遭遇的新挑戰和新問題。 , ,
,已經在道義上引起了中國及全球輿論的批判與反感。
(節選自2019年5月27日《黨建網》)
材料三:
中國心,中國夢
盤旋在泰山之巔
激蕩在東海浪尖
喚醒了北歸大雁
穿越了南國云煙
夢想就在我的心間
誰也無法阻擋我們向前
懷著一個強大的信念
美好的憧憬全都實現
(節選自《中國心,中國夢》歌詞,有刪改)
5/8 首頁 上一頁 3 4 5 6 7 8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