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培養美好的家風,必須傳承良好的家訓。而要想培育美好的家風,要從自身做起。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師,首先應規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懂得感恩,崇尚勤儉,樂于奉獻,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方能培育出優秀的下一代。“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要通過家教傳承良好的家訓,培育美好的家風,給子女們的人生系上良好品性的“第一�?圩�”,進而影響和帶動社會上的其他人。
⑤只有踐行良好家訓,才能形成良好家風。今天我們談論家訓家風,既是為了承續傳統、啟進當下,也是為了滌風勵德、淳化風俗,更是為了更好地建設文明國家、和諧社會。
(稿件原載:《學習時報》2019年05月03日12版,有刪改)
18.本文中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19.選文第②段畫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20.選文第③段中A、B、C、D四個畫波浪線句能否調換位量?為什么?
21.給選文第⑤段補充一個論據,下面選項中不符合的一項是( �。�
A.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勛教育子女“不管當多大官,都不要忘記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良好家風教育出了優秀兒女。
B.楊絳出生在詩書世家,父親楊蔭杭是中國近代的進步學者,博覽群書,很注重培養子女讀書興趣。楊絳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打下了深厚的文學功底。
C.北宋歐陽修,不僅是散文大家,字也寫得神采秀發,清勁嫵媚。歐陽修小時候家貧如洗,沒錢買紙筆,他就用蘆稈在沙地上練字,后來他的書法也很有成就。
D.傅雷常以自己的經歷教導兒子:為人處世謙虛,遇困難不氣餒,要有藝術、人格尊嚴,要有民族責任感……父親的諄諄教誨使傅聰成為著名的鋼琴藝術家。
四、作文(50分)下面兩道作文題,請任選一題作文.
22.(5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讓我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讓我懂得了光陰的可貴;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學會了奉獻;跌倒了再爬起來,我變得更加堅強……
作為中學生的你,現已走過十幾個春秋,你一定有許多難忘的經歷,每一次經歷都是一種收獲。
請以“經歷,讓我收獲____”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把題目補全,作文內容完整、具體,描寫生動、細致,有真情實感。
②選作文(一)在答題卡上涂A后小方框。
③文中出現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一切能透露作者信息的名稱一律用“xxx”代替。
④書寫清晰規范,卷面整潔,600字以上。
2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吃飽了撐的,本義是指一個人吃飽了,會撐得難受。食物是用來喂胃的,欲望是用來喂心的。對于胃來說,食物吸得太多,會讓胃樣撐得難受;對于心來說,欲望吸得太多,會讓心撐得難填受。有的人生活中充斥著“直播”“抖音”……有的人沉迷“手游”、購物、曬朋友圈……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各樣誘惑、考驗,有的人沒有把控好自己,“吃”得太多,心“撐”得難受,本來愉悅精神、方便生活的東西卻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生活。
根據上面的材料選好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①觀點正確、鮮明,結構完整,有理有據。
②選作文(二)在答題卡上涂B后小方框。
③文中出現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一切能透露作者信息的名稱一律用“xxx”代替。
④書寫清晰規范,卷面整潔,600字以上。
華語網說明:網頁文檔無法完美展現doc文檔內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格式doc文檔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2019年內蒙古通遼市中考語文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積累與運用(1~4題每題2分,5題3分,共11分)
1.(9分)
(1)qiè ěr bù shě
(2)相得益彰
(3)D
(4)D
2.(2分)A
B.話劇《屈原》是郭沫若的作品。C.祥子盤算著怎樣省錢買車,高媽教祥子放高利貸,但祥子直誠,認為太危險了。這個主意不是虎妞教的。D.切斯特是小說《簡•愛》的男主人公,為桑菲爾德莊園主,擁有財富和強健的體魄。年輕時他受騙娶了瘋女人伯莎•梅森認識了家庭女教師簡•愛,愛上了她,并向她求婚,但已婚的事實被揭發。由于瘋子妻子的瘋狂放火而失去一條胳膊和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也失明了,最后成為簡•愛的丈夫。
二、古詩詞賞析(共13分)
3.(3分)
(1)C.“閑來”兩句連用兩個歷史典故,表現詩人渴望重新得到重用而不是對乘舟垂釣悠閑生活的渴望、向往;
4.(10分)(1)鐵馬冰河入夢來
(2)蕩胸生曾云
(3)欲辨已忘言(注意“辨”的書寫)
(4)青青子衿(注意“衿”的書寫)
(5)蕭蕭班馬鳴(注意“蕭”的書寫)
(6)四面歌殘終破楚
(7)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注意“贏”的書寫)
(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注意“馨”的書寫)
三、閱讀(共46分)
(一)(14分)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5.①探求;②沒有;③派,讓;④吃,給……吃。
6.①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②這是在幫助君王養活百姓,齊王為何至今未有重用他?
7.議論 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內涵,表現作者曠達的胸襟和遠大的政治抱負;勉勵友人,點明中心。
8.要以民為本,重用賢士,才能使國家發展壯大。[甲]文中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與之照應。
(二)(12分)記敘文閱讀,完成下列各題。
9.本文主要寫我回復父親未接來電的經過,表達我對父親的擔憂之情以及對“孝”的思考。
10.因為父母年紀越來越大,與父母分離時間越來越長,對父母關心少,不了解父母真實情況,所以“越來越害怕接到父母的電話”。
11.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我內心的無助、害怕,表達我對父親的擔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