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成降落火星的任務,還需要解決一系列更復雜的問題。“天問一號”從火星大氣層外緣通過軟著陸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整個降落過程大致分為“進入、減速、軟著陸”三步。從開始踏上進入點的那一刻起,“天問一號”就迎來了此次探測旅程中最為兇險的“恐怖9分鐘”。在這短暫的時間內,“天問一號”要從約2萬千米/小時的速度降至0米/小時,與此同時還要完成一系列的復雜動作;探測器先瞄準進入火星大氣層的一個狹窄的進入走廊,接著氣動減速,然后火星專用降落傘展開;待降落傘完成使命后,探測器拋掉大底和背罩,露出著陸平臺和火星車;大推力發動機開始工作,探測器觀察地面,尋找最安全的具體著陸地點;最后著陸器的 四條著陸腿穩穩降落在火星表面。這一過程,不能有絲毫差錯。而且由于火星與地球距離遙遠、信號微弱、通信延時等原因,地面人員沒有干預的機會,完全靠“天問一號”自主完成。著陸后,“天問一號”攜帶的“祝融號”火星車,駛向火星地面,開始工作。
(根據《科技日報》報道編寫)
【材料三】
探測火星不僅是一個科學問題,也關系到人類對自身命運的思考;生命的本質是什么,人類是否孤獨,生命是否還有更多的可能。通過研究火星,人類將更詳細地理解地球自身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更準確地預測地球的未來,也會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質。
(《三聞生活周刊》)
13.下列對材料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中的四個新聞標題簡明醒目,各有特點,表達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B.《中國青年報》新聞導語突出關鍵信息,將著陸器著陸火星的時間地點寫得很具體。
C.火星探測難度極大,原因之一是火星與地球會合帶來的理想探測窗口期相對較短。
D.從繞火星飛行、選擇著陸點到成功登陸的整個過程,完全由“天問一號”自主完成。
14.“天問一號”降落過程為什么被稱為“恐怖9分鐘”?請根據材料二簡要分析。(3分)
15.學校航天社同學正準備有關“火星探索”的
演講,下面是他的設想。請你根據材料,幫助完成任務。(6分)
設想 |
任務 |
設置互動問題:我國月球探測器名為“嫦娥號”,月球車為“玉兔號”;火星探測器名為“天問一號”,火星車為“祝融號”。這些名稱有什么特點? |
(1)擬寫問題答案 |
確定演講主題:闡述“天問一號”探索火星并成功登陸的意義。 |
(2)概括意義要點 |
(四)古詩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題。
甲
華語網說明:此處為網頁文檔,加點字、下劃線及圖片等格式無法完美展現,如果你需要完整格式doc文檔,請點此下載。
19.對丙文中畫線語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聞德而至者如林。魏武弱冠,屢造其門。
理解:聽聞宗世林德行而到他家(拜訪)的人很多。曹操成年后,多次到他家拜訪。這樣寫,從側面表現了宗世林品德高尚,受人敬重。
B.魏武不說,以其名賢,猶敬禮之。
理解:曹操不高興,但因為自己有賢德的美名,所以對宗世林還是非常尊敬。“猶”字富有意味,表現了曹操復雜的心理。
20.揣摩曹操與宗世林的對話,完成(1)(2)題。(7分)
“卿昔不顧吾,今可為交未”
“松柏之志猶存。”
(1)朗讀曹操問話,你覺得適合用怎樣的語氣?為什么?(3分)
(2)借助甲乙詩文,談談宗世林以“松柏之志猶存”回答的妙處。(4分)
三、寫作(46分)
21.請圍繞“夏天”“樹林”“風”三個詞語,發揮想象,描寫一個場景。要求語言生動,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100字左右。(6分)
22.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寫作。(40分)
“這次考試我要超常發揮!”
“能正常發揮,就很不錯!”
其實不只是考試,生活中很多事情,如跑步、畫畫,比賽、表演等,人們都希望能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對此,你有怎樣的聯想和思考?可講述經歷或見聞,可發表見解,也可進行文學創作。
要求:(1)題目自擬,文體自定(詩歌除外);(2)字數600-800;(3)不得抄襲、套作;(4)不出現真實的校名和師生姓名。
浙江省2021年中考試題(杭州卷)語文參考答案
一、積累(20分)
1.戴 赴 2.C 3.D
4.①二者不可得兼 ②舍生而取義者也 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④自緣自在最高層
⑤會挽雕弓如滿月 ⑥直掛云帆濟滄海
5.①陸游 ②一任群芳妨 ③只有香如故
6.(1)將“發出”改為“激發” (2)A
二、閱讀(54分)
華語網說明:此處為網頁文檔,加點字、下劃線及圖片等格式無法完美展現,
3/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