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說明:本份資源已經二次校對,基本掃除了字詞錯誤,請放心使用。如果您使用中發現還有錯漏之處,敬請留言,我們將在下載包中更正。
2022年天津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試卷 語文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為第1頁至第4頁,第Ⅱ卷為第5頁至第8頁。試卷滿分120分�?荚嚂r間120分鐘。
答卷前,請你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點校、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在規定位置粘貼考試用條形碼。答題時,務必將答案涂寫在“答題卡”上,答案答在試卷上無效�?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試順利!
第Ⅰ卷
注意事項:
1.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的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符案標號的信息點。
2.本卷共11題,共28分。
一、(本大題共11小題,共28分。1-4小題,6小題,每題2分;5小題,7-11小題,每題3分)
1.下面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統籌(chóu)恬靜(tián)銷聲匿跡(ruò)
B.靜謐(mì)禁錮(gù)開卷有益(juàn)
C.翹首(qiáo)渲染(xuān)氣沖斗牛(dǒu)
D.教誨(huǐ)閑暇(xiá)不言而喻(yù)
華語網說明:網頁文檔無法完美展現word試卷內容、格式及圖片,為了你更方便的使用,我們還準備了完整word文檔格式文檔及答案,如有需要請點此下載。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歐陽修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讀書要學會選擇。選擇與自然有關的書,以豐富知識;選擇與歷史有關的書,以_______視野;選擇與哲學有關的書,以_______智慧。讀書還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才會有_______;善于思考,才會有取舍。讀好書,善讀書,才會讀有所獲。
A.開闊吸收鑒定
B.開辟吸收鑒別
C.開闊汲取鑒別
D.開辟汲取鑒定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①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宮課堂”科普活動如約舉行。②神舟十三號的3名航天員向全球觀眾演示了精心設計的科學實驗。③“天宮課堂”激發了全球觀眾特別是青少年探求科學規律、探索宇宙奧秘。④此次活動讓中國科普事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內的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的力量□博物館的力量來自哪里呢□主要是來自博物館豐富多彩的藏品□自然標本、考古遺物、藝術珍品、革命文物……不同類型的藏品記錄著自然和人類文明的多元信息,蘊含著提升審美水平、厚植家國情懷、促進文明交流等多種力量。
A.”。?:B.。”。:
C.”。。、D.。”?、
5.下面對《錢塘湖春行》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A.首聯點題,交代游蹤。詩人從孤山寺北到賈公亭以西,遠眺西湖,見到了春水初漲、云腳與湖面相接的開闊景象。
B.中間兩聯抓住早鶯、新燕、亂花、淺草四種景物,描繪了暮春時節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
C.尾聯直抒胸臆,寫詩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D.全詩準確抓住景物特征,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加以描繪,形象鮮活,色彩鮮明,富有畫面感。
閱讀《森林為什么是“水庫”》一文,回答6-8題。
森林為什么是“水庫”
朱清科
①農諺說:“山上多栽樹,等于修水庫,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可見,森林涵養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們重視和利用了。實際上,森林的這一功能不僅指攔蓄降水、調節徑流、攔洪補枯,還體現于森林各結構層次在產水、凈水等方面的具體效應之中。因此,森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水庫”。
②森林通過林冠層、林下灌草層、枯枝落葉層、林地土壤層來攔截、吸收、蓄積降水,從而改變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養水源的生態服務功能。
③那么,這座森林“水庫”是如何自上而下調蓄水源的呢?
④首先,林冠層就像一把大傘,能夠對垂直降雨進行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發到大氣中;一部分順著枝葉、樹干流到林地,形成樹干徑流。據統計,我國主要森林生態系統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為11%~34%。
⑤接著,林下灌木與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與其覆蓋度成正比。樹葉等森林枯落物也有攔截雨水的作用,能提高林地土壤的滲透能力。
⑥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場,它是森林涵養水源的主體。林地土壤多孔疏松,透水性強,能蓄積雨水;也能削減洪峰流量,推遲洪峰到來時間;還能增加枯水期流量,推遲枯水期到來時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⑦森林“水庫”不僅能夠自上而下調蓄水源,還能提高水分生產力。
⑧林地土壤蒸發總量大于無林地土壤蒸發總量,增加的水分參與森林水分小循環,促進了降水的形成。森林植被的增加還影響到各種降水形態,比如霜、露、霧及霧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
⑨人們常說,“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事實證明,樹總是同水聯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發源地。例如,塞罕壩的森林每年為灤河與遼河下游地區蓄積降水、凈化水質大約1.37億立方米。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森林植被可以涵養水源,是治理水土流失、助力防風固沙的有效舉措,更是解決我國水資源問題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