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2022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
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三個大題,21個小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⒉考生須在答題卡規定的相對應的答題區域作答,須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
一、古詩文(30分)
(一)經典詩文積累。(12分)
1.默寫唐代詩人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一詩。(4分)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2依據課文填空。(4分)
華語網說明:以下為
TXT無格式文檔,僅供預覽,如果你需要完整doc格式文檔及答案,
請點此下載。
3.根據提示默寫。(4分)
①陶淵明《飲酒》中,表達對美好事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感受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運用
比喻描寫“大雪驟降,一片潔白”景象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4~5題。(4分)
立秋
劉翰
乳鴉
①啼散玉屏
②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選自上海古籍出版社《千家詩》)
【注】①乳鴉:幼小的烏鴉;②玉屏:屏風。
4.本詩寫景是按照由 到 的時間順序展開的。(2分)
5.請賞析“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兩句詩的妙處。(2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官文,完成6~9題。(14分)
【甲】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陶淵明《
桃花源記》>
【乙】鄭公值永嘉
①喪亂,在鄉里,甚窮餒。鄉人以公名德,傳
②共飴
③之。公常攜兄子邁及外生周翼二小兒往食,鄉人曰:“各自饑困,以君之賢,欲共濟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
公于是獨往食,輒含飯著兩頰邊。還,吐與二兒。后并得存,同過江。郗公亡,翼為剡縣,解職歸,席苫于公靈床頭,心喪終三年。(劉義慶《世說新語》)
【注】①永嘉:晉懷帝年號。②傳:輪流。③飴:通“飼”。
6.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4分)
①便要還家( )
②此中人語云( )
③稱公值永嘉喪亂( )
④甚窮餒( )
7.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問所從來 戰則請從
B.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乃記之而去
C.公常攜兄子邁及外生周翼二小兒往食 及下船
D.席苫于公靈床頭 行者休于樹
8.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此人—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②公于是獨往食,輒含飯箸兩頰邊。
9.閱讀【甲乙)】兩文,回答下面的問題。(4分)
【甲】文中“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現了桃花源中人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鄉人“傳共飴之”,是因為郗公_______________。
二、現代文(4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12 分)
論教養(節選)
利哈喬夫
①談論“風度”的書藉很多。在社會交往中,比如出門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劇場,在工作場合,人究竟該如何自持?如何舉止有度?怎么樣對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樣談吐才算得體,不致使對方聽了感到難堪?怎么樣打扮才算合適,不致讓周圍的人們側目而視?對于諸如此類的問題,這些書大都有詳盡的論述。遺憾的是,人們卻很少從這些書中汲取有益的見解。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我認為原因在于這些講解優雅風度的著作有個缺陷,就是很少解釋人們為什么需要優雅風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種錯覺,似乎優雅風度就是(jiǎo)揉造作,是出于無聊,是附(yōng)風雅,是毫無意義的忸怩作態。
②當然,優雅風度可能是外在的。但是就整體而論,優雅風度是靠祖祖輩輩一代又一代人的經驗積淀而成的,并且標志著人們渴望變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優越、更美好的愿望,這是一種世代相傳、持續不懈的追求。
③問題的關鍵究竟何在呢?要養成優雅風度應該遵循哪些準則?——搜集 那些難以逐一熟記的關于行為舉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呢?
④一切優雅風度的基礎其實是一種關照態度——時時刻刻要記住:一個人不應該妨礙他人的生活,要讓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覺。
⑤切忌不要互相妨礙,因此不應當大聲喧嘩。聽到吵鬧聲不必捂住耳朵——在許多場合未必能做到這一點。比如說,吃飯的時候,切記遇免吧嗒嘴,把湯匙放在碟子上的時候不要弄出聲響,喝湯時也不要有聲音;嘴里嚼東西的時候不要說話,免得坐在旁邊的人擔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給鄰座的人造成不便。穿著要整潔,表明你對別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說得更簡單-點,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讓大家對你側目而視。不要連續不斷地開玩笑,說俏皮話,講笑話,弄得旁邊的客人心煩,尤其是重復別人已經說過、聽你說話的人已經聽過的笑話,那更加讓人厭倦。絮絮叨叨會讓談話的對方陷入尷尬的境地。切記不要只顧自己說笑逗別人開心,也要讓其他人有機會說點什么。動作舉止、衣裝服飾、走路的步態,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優雅。要知道任何優雅都不會讓人厭煩,優雅是“社會共享的”。
1/2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