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2023年初中畢業、升學統一考試語文試題
(考試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說明:
1.本試卷共6頁,計21題(包含單項選擇題:第3題、第4題,共2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本人的姓名、準考證號準確無誤地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同時務必在試卷的裝訂線內將本人的姓名、準考證號、畢業學校填好,在試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好座位號。
華-語-網說明:網頁無法完美展現word試卷加點字、下劃線、圖片、表格等內容及格式,
如果你需要完整doc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一、積累運用(30分)
親愛的同學們:
揚州是一座因水而興的美麗古城。
為了讓揚州走向更遠的世界,現向大家發出如下倡議:
做生活環境的保護者。綠楊城郭,生態宜居。“草樹知春不久歸,①____________”(韓愈《晚春》),是煙花三月園林巷陌的流韻;“起舞弄清影, ②____________”(
蘇軾《水調歌頭》),是八月中秋五亭橋上的浪漫。
【甲】____________。文化遺產,享譽世界。漆器玉器,刺繡剪紙,
名匠倍出。“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諸葛亮《誡子書》),先人們安清貧、守寂寞,傳統工藝才得以延續至今,我們有責任將其傳承下去。
做先賢精神的踐行者。蘇中古城,人杰地靈。五次東渡空折返,鑒真堅信“ ⑤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難》),宏旨精義終得遠播;梅花嶺上花似雪,“ ⑦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可法精神流芳百世。
揚州城的命運與長江、大運河【乙】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悠悠”(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今天,長江、大運河上百舸爭流,“潮平兩岸闊,⑨ ____________”(王灣《次北固山下》),幸福揚州正成為世界向往的詩和遠方。
1.結合語境,完成題目。(5分)
(1)給加點字注音:因水而興( )(1分)
(2)指出加點短語中的錯別字并修改:“______”應改為“______。”(2分)
(3)聯系上下文,在【甲】處補寫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在①-⑨處填寫相應的名句。(9分)
3.填入【乙】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唇齒相依 B.息息相關 C.骨肉相連 D.一脈相承
4.語言綜合實踐(12分)
班級開展“身邊的文化遺產”學習實踐活動,老師要求同學們實地采訪,撰寫新聞通訊稿。
(1)你約揚揚周末去漆器廠采訪,可揚揚說何必那么辛苦,不如在家上網搜點資料,輕松又省時。你勸說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揚揚同意前往。請你針對他采訪提綱中的“采訪問題”提出修改意見。(4分)
采訪提綱
時間、地點 |
×月×日,××漆器廠 |
采訪對象 |
廠長 |
采訪目的 |
了解漆器的特點以及發展歷史、現狀和前景 |
采訪用具 |
紙、筆、相機 |
采訪問題 |
①你廠的環境怎么樣,可以帶我參觀參觀嗎?
②你廠有多少年歷史了?產品現在受歡迎嗎?打算開發哪些新產品?
③你廠產品最貴的賣多少錢?
④你現在一個月工資多少? |
(3)采訪后,揚揚列出了通訊稿寫作要點,請你提建議。(5分)
①交代時間、地點和受訪人。
②參觀車間,觀看工人操作,廠長介紹產品和制作過程。
③中午到食堂吃飯,伙食真不錯,尤其是紅燒獅子頭令人回味無窮。
④廠長介紹漆器發展的歷史、現狀和前景。
⑤感受:豐富了漆器知識,增強了家鄉傳統文化認同感。
應刪除:________應詳寫:________應略寫:________(只填序號)。
二、閱讀理解(59分)
(一)名篇名著(14分)
5.下列關于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木蘭詩》中的木蘭,具有傳奇色彩和豐富人格: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的身上集中了對國家的忠、對父母的孝,征戰沙場的勇、女扮男裝的智、勞作不已的勤。
B.《簡·愛》中的簡·愛,矮小瘦弱,貌不驚人,但心靈強大。她憤世嫉俗,敢于反抗,追求獨立和自由;她特立獨行,我行我素,勇于追求愛情平等。她的形象在世界文學婦女畫廊中獨樹一幟。
C.《阿長與<山海經>》中的阿長,是作者兒時的保姆,地位卑微卻樂天安命,粗俗迷信卻善良仁厚,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我”。所以“我”一直喜歡她,特別是收到她送的
《山海經》時,內心充滿了感激。
D.《秋天的懷念》中的母親,無比慈愛、無私、堅忍,她包容兒子的暴怒,想方設法寬慰兒子,多次央求兒子去北�?椿�,鼓勵兒子“好好兒活”。而“我”卻不顧母親身患絕癥,一次又一次地傷害她。
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文學作品中哪些人物形象符合孟子的“大丈夫”標準?從下列名著中任選一個,簡要分析。(4分)
1/2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