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⑧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篷戶甕牖⑨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⑩睹其為快也哉!
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節選)
【注】①江:長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壯闊。③沅湘:沅江、湘江。④漢沔:漢江、沔江。⑤浸灌:水勢浩大。⑥清河:張君(張懷民)的家鄉。⑦齊安:黃州。⑧會計:是指征收錢谷,管理財務行政等事務。⑨篷戶甕牖:篷戶,用篷草編門;甕牖,用破甕做窗。⑩烏:哪里。
25.用“/”為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一處)(1分)
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
2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百廢具興
(2)是進亦憂,退亦憂
(3)以覽觀江流之勝
(4)今張君不以謫為患
2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屬予作文以記之 投以骨
B. 揖西山之白云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C. 其流奔放肆大 其正色邪
D. 或異二者之為 烏睹其為快也哉
28.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誰與歸?
(2)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
29.【甲】【乙】兩文都綜合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融敘事、寫景、議論、抒情于一體,都體現出了古人___________的人生態度。但兩文“樂”的內涵不同,【甲】文之“樂”是___________,【乙】文之“樂”是___________。(3分)
四、作文(40分)
30.請從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
題目一:“五一”假期,一大批普通的勞動者依然堅守崗位,在忙碌中度過最美勞動節。他們中,有炎炎夏日站在十字路口維護交通秩序的志愿者;有不辭辛苦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民耕作的技術人員;有身負50斤裝備、奮戰防火一線的森林消防員;有及時排查故障、守護千家萬戶的搶修工人;還有早晚奔波在外,為家家戶戶送來必需品的快遞小哥……點點星火,匯聚成炬;粒粒沙子,凝聚成塔;條條小溪,相聚成海。正是他們給了我們溫暖與感動。
請選取身邊普通人的動人故事,以“微光”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詩歌除外,文體不限;③字跡工整,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題目二:由“讀”至“懂”是一段心靈成長的旅行:讀朋友,讀懂誤解委屈背后的真情;讀父母,讀懂嘮叨瑣碎背后的深情;讀老師,讀懂寬嚴相濟背后的期許;讀山水,讀懂風光旖旎背后的柔情……
請以“讀懂 ”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②詩歌除外,文體不限;③字跡工整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參考答案
1.C
纖維(qiān)——xiān;熾熱(zhì)——chì;羸弱(yíng)——léi
2.A
分岐——分歧;點輟——點綴;炯乎不同——迥乎不同
3.B
趨之若鶩,像鴨子一樣成群地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相趨附、前往。不能用來寫游客,褒貶不當
4.C
5.D
結合④“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人——即可稱英雄”可知,此處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它同后面的“即”意思重復,因此這里應刪掉破折號或者“即”。
6.A
《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
7.C
8.D
第①段“在各種科幻電影中,觀眾難得看到宇航員生病的場景。假如宇航員真的在太空中出現頭疼腦熱等不適,離他們最近的急診室是在十萬八千里外的地球上,他們該如何是好呢”意在引出說明的話題,引起讀者的興趣和對問題的思考。與本項“意在說明幻想是科學研究的前提,科幻終將成為現實”毫無關聯,因此本項說法錯誤
9.D
根據第③至⑦段對生物膠囊的說明,沒有涉及生物膠囊與人體的失重反應的關系,因此本項說法無中生有。
10.B
11.(1)吹面不寒楊柳風(2)夜泊秦淮近酒家(3)悠然見南山(4)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5)忽如一夜春風來⑦.千樹萬樹梨花開
12.(1)驛站、斷橋、黃昏、風雨。描寫梅花所處的環境,創設了一種寂寞、苦悶、凄清的氛圍。
(2)運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手法。作者借飽受摧殘、香氣不改、精神猶存的梅花,抒發自己雖歷經艱辛,屢遭排斥,仍堅守節操、矢志不渝的情懷。
13.(1)《西行漫記》徐海東(2)C
14.(1)示例:剛正不阿,堅強不屈;勇于探索,執著追求;直面挑戰,磨礪意志。
華語網說明:網頁為TXT文檔,僅供預覽,無word試卷加點字、下劃線、圖片、表格等內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word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29.豁達樂觀愛國愛民的情懷隨遇而安的曠達胸懷
30.
參考翻譯【乙】
長江出了西陵峽,才進入平地,水勢奔騰浩蕩。南邊與沅水、湘水合流,北邊與漢水匯聚,水勢顯得更加壯闊。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滾滾,如同大海一樣。清河張夢得,被貶官后居住在齊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來觀賞長江的勝景。我的哥哥子瞻給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張夢得不把被貶官而作為憂愁,利用征收錢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釋放自己的身心,這是他心中應該有超過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編門,以破瓦罐做窗,都沒有覺得不快樂,更何況在清澈的長江中洗滌,面對著西山的白云,盡享耳目的美景來自求安適呢?如果不是這樣,連綿的峰巒,深陡的溝壑,遼闊的森林,參天的古木,清風拂搖,明月高照,這些都是傷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傷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這是暢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