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迅從回憶父親的病到回憶離開散布流言的S城,這期間寫到衍太太,《瑣記》這樣開頭:
衍太太現在是早已經做了祖母,也許竟做了曾祖母了。
(2)魯迅回憶與范愛農相識相知共同戰斗最后生死兩隔的經歷,《范愛農》這樣結尾:
現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兒景況如何?倘在上學,中學已該畢業了罷。
7.魯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說:“目前是這么離奇,心里是這么蕪雜。”選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對荒誕離奇的現實的諷刺與批判?請你摘錄一句分析。(3分)
8.魯迅離開故鄉“尋別一類人們”,但“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于是他棄醫從文,一生致力于改變國民精神,用文字“樹人”。請你根據閱讀積累,將下面這段話補寫完整。(6分)
這個“人”,如果是孩子,應當像雙喜一樣,熱情淳樸,聰明能干,當小伙伴沒有主意的時候能挑大梁;如果是讀書人,應當 ;如果是勞力者,應當 �?傊�,是一個大寫的“人”。
教材中的魯迅作品:《朝花夕拾》(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社戲》《故鄉》《孔乙己》
活動三
學校開展“人文史話”研學活動,請你完成相關任務。(22分)
清代衢州總兵饒廷選:“鐵衢州”里的“鐵將軍”(節選)
①“鐵衢州”之名由來已久,儼然已成衢州一張別具一格的歷史名片。而太平軍三次圍衢攻而不破,尤其是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長達91天的第一次圍衢之戰失敗后,更給“鐵衢州”美名加分不少。而衢州總兵饒廷選在這場“鐵衢州”的保衛仗里功不可沒,是名符其實的“鐵將軍”。
②據《福建通志》載,饒廷選生卒為1803年至1861年,字枚臣,閩縣人。“身長七尺,豐頤廣顙①;睛突出,英光四射。”饒廷選戎馬一生,長得威武、戰得勇猛、死得慘烈,在《清實錄》中被咸豐皇帝提及130余次。
③1856年冬,駐扎衢州一年九個月的饒廷選正式就任衢州總兵�?v覽《清實錄》可知,就任后的饒廷選頻繁奔波在三衢廣饒各地,負責浙西門戶的防剿任務。
④龍游方志大家余紹宋撰的《徐芳神道碑》記載,饒廷選赴玉山與太平軍作戰時,徐芳勸作為幕府的父親徐丙祥不要出征。而徐丙祥拒之:“饒公知我深安忍負之而以利害為進退”結果,恰逢大雨,又被太平軍偷襲,饒廷選的馬尥了蹶子②,險被太平軍生擒。生死關頭,徐丙祥把自己的馬給了饒廷選,“徒步與敵戰,力竭死之”。此故事雖然重在突出徐丙祥英勇忠義,但至少說明饒廷選知兵愛兵,換來了部屬以死效力,也說明當時衢州戰事綿延,兇險不絕。
⑤據《平浙紀略》載,1858年三月初五,太平軍翼王石達開率數十萬大軍大舉攻衢,數百里間“戈戟如林”,連營數十里,只留下東北一角未合圍,由此開啟了圍城最久、攻城最猛的“太平軍第一次圍衢”序幕。
⑥據《續碑傳選集》載,石達開大舉犯衢時,饒廷選正在玉山。在回衢途中,與太平軍在大南橋進行了遭遇戰,后退守衢城。“賊乘驟雨盡毀護城營壁,以地道撼城,城圮③者三。”太平軍挖地道、搞爆破、打營壘,攻城極其猛烈。饒廷選和官兵們“凡九十余晝夜,目不交睫”。
⑦《衢縣志》里,對饒廷選破敵之法也有記載:時城中僅有守兵五百,道梗援絕,全城恟④懼。饒公乃練兵三百,分為百隊,每隊三人,令前一人右執盾、左持長刀,中一人持鳥槍護之以進,后一人擁長矛為前二人之接引。囑曰:“敵用騎,其行利散不利整。汝等出城迎戰,勿立行,宜傴僂蛇行,散伏于坳下或路旁叢冢中。遇隊至,宜先鳴槍以亂其視聽,次以刀斬其馬足,終以矛刺其身首,蔑⑤不濟矣。”敵果遇伏,殲其大半,圍遂解。饒廷選智勇雙全,用兵得法,戰法得當,為衢州城解圍作出重要貢獻。
⑧衢城百姓也未忘記其守衢之功。清光緒年間,衢州百姓在縣治東北隅古菱湖紫金閘畔的藥師庵故址,修建左福二公祠時,在其東廡⑥附祀衢州鎮總兵饒廷選。
(選自2023年5月3日《衢州日報》)
[注釋]①顙:sǎnɡ,額。②尥了蹶子:尥liào,蹶juě。③圮:pǐ,毀壞。④恟:xiōnɡ,恐懼。⑤蔑:沒有。⑥廡:wǔ,堂下周圍的廊屋。
9.本文引用了大量資料,請根據要求完成以下任務。(14分)
(1)引用古代典籍要讀懂原文。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語。(5分)
A.凡九十余晝夜
B.道梗援絕
C.宜傴僂蛇行
D.亂其視聽
E.蔑不濟矣
(2)引用古代典籍要加上標點。根據語境,給下面句子加上兩個恰當的標點符號。(2分)
饒公知我深安忍負之而以利害為進退
(3)引用古代典籍要真實可信。本文所引內容來自官文、史書、地方志等可靠資料,所引碑文也出自方志大家之手;再如,___________。以上這些方法確保了所引資料真實可信。(3分)
(4)引用古代典籍要融入述作。根據提示,探究引文與述作結合的方法。(4分)
(述作,指作者自己所寫的內容。)
步驟一:在原文中把引文畫出來。(不計分)
步驟二:閱讀引文前后的內容,思考引文與述作的關系。(不計分)
步驟三:引文與述作關系相同的歸為一類。(不計分)
步驟四:仿照示例,寫出引文與述作結合的方法。
[示例]引文與述作共同構成完整的句子,突出所引的內容。如,饒廷選和官兵們“凡九十余晝夜,目不交睫”。
10.紀實作品如何表達作者的情感?請以此文為例概括兩種方法。(4分)
11.參考本文制作《“鐵面御史”趙抃傳》的評價量表,可以從哪些角度設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