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年前,海洋里已經充滿了簡單的綠色植物,它們制造了大量的分子氧,逐漸改變了原來大量含氫的地球大氣。雖然我們的生存離不開氧氣,但高濃度的氧對沒有保護的有機物來說也是一種毒藥,大量的原始生物體因為適應不了高含氧量的環境而滅亡。生物慢慢繁衍又消亡,直到比氧溫和得多的氮氣加入,才逐漸形成我們現在呼吸的大氣。
到5億年以前,大量成群結隊的三葉蟲在海底獵食�,F在,三葉蟲只存在于化石中,它們已經于億年前消失。寒武紀后,生命的進化節奏大大加快,魚類和脊椎動物誕生了,植物從海里移居到陸地上,昆蟲與兩棲動物誕生,樹和爬行動物出現了�?铸堈Q生,哺乳動物出現,天空中有了初始鳥類�?铸垳缃^,靈長類出現。
在幾百萬年前,原始人類出現了。在動輒以億年為計量單位的進化時間表里,只花了200萬年就從早期猿人進化到現代人的人類,堪稱進化史上的奇跡。
(摘自《你知道地球有多努力嗎》,有刪改)
14.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我們的地球誕生于137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
B.天體爆炸產生的氫和氦是地球生命體的基質。
C.地心引力能有效保持含水蒸氣的氣態大氣層。
D.臭氧能避免有害輻射并為地表保持舒適溫度。
15.下列對生命誕生及進化過程的相關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紫外線分解含氫的分子→(溶解)→在海洋中形成復雜的有機液→(出現)→能夠復制自己的分子:DNA
B.單細胞組合成多細胞生物體→(進化)→性和繁殖產生,交換遺傳密碼→繁殖→大量新個體,進化速度加快
C.海洋充滿綠色植物→(制造)→高含氧環境,直到氮氣產生→(稀釋)→形成可呼吸的大氣
D.三葉蟲化石→(證實)陸地爬行動物產生→(進化)→哺乳動物出現,靈長類出現
16.本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作品,下列對其特征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科學性強。如介紹地球形成的過程中,運用較多科學術語,如基本粒子、基本物質等。
B.文章邏輯清晰。全文從宇宙大爆炸、地球形成、人類出現到生命誕生,由主到次,層次分明。
C.文章語言準確。如“宇宙漸漸冷卻”“大約20億年前”中的“漸漸”“大約”“前”均缺一不可。
D.文章兼具通俗性。如引用劉慈欣的話說明生命誕生概率;運用打比方,將高濃度的氧比作毒藥。
(二)閱讀下面一組文本,完成17-19題。(10分)
材料一
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唐芊爾) 江蘇省常州市一所小學將啟用“作業熔斷機制”保障孩子充足睡眠。學校給家長的通知中,要求學生晚上超過9點就停止做作業,未完成的也不用補做。“作業熔斷”很快登上熱門話題榜。
據了解,“雙減”政策對義務教育階段的作業量和時長作出明確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據調查,學校布置的家庭書面作業少了,但家長們擔心孩子成績下滑,主動給孩子“加餐”,帶來新的作業負擔,孩子并沒有睡得更早。
(摘編自《光明日報》)
材料二
2021年“雙減”政策出臺后,學生學業負擔問題整體上發生了積極變化,學校布置的作業量和校外培訓班數量都顯著下降。然而,進一步推進和深化“雙減”改革仍然面臨著一些深層次的困難和挑戰。中高考的升學壓力與“減負”之間的矛盾,仍呼喚著繼續深化招試改革。此外,一部分教師和家長仍把提前學習和過度學習作為制勝法寶。
為了說明過度學習的危害,筆者特意調取了一項大型研究項目數據庫中某省會城市所有學校的26630名六年級學生的調研數據,制作了下面兩個統計圖:
從上表可以看出,過度學習得不償失,這種現象亟待改變。
(摘編自《人民教育》)
材料三
過度學習是多方面原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原因;既有理論的原因,也有制度和操作的原因。
首先與中國古代教育傳統有關。中國素有讀書做圣賢的思想,即所謂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倡導“頭懸梁,錐刺股”,實際上就是鼓勵“過度學習”。
其次是去理性的教育操作。這種教育操作違背教育規律和兒童發展規律,教育過程幾乎無視兒童的需要,缺少個性化的教育;超前學習和重復學習現象嚴重。如小學數學在三年級就學習速度問題,此后各種類型的速度問題還出現在四到六年級的自然數、小數、分數的運算中。
三是重知識的考評制度。在這種制度中,考評的范圍與內容就是教材中的內容,考試成績代表著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工作績效,進而影響著學生的前途、教師的待遇和學校榮譽。它以分數作為排名和升學的唯一依據,導致分數上過于激烈的競爭。
四是部分教師的教學效率和部分學生學習效率低下,試圖通過過度學習彌補。學習不應是學生生活的全部,童年歲月在學習領域以外欠下的耕耘,如運動鍛煉和興趣愛好培養、情商和社會性發展、生涯體驗與價值觀碰撞等,都需要在成年后用加倍的時間償還。學習莫用十分力,留得幾分行天地。
(摘編自《全球教育展望》)
17.下列對材料一的觀點,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江蘇省常州市一所小學將啟用“作業熔斷機制”保障孩子充足睡眠。
B.江蘇省常州市某校的“作業熔斷”登上熱門話題榜,引發社會熱議。
C.“雙減”政策對義務教育階段的作業量和時長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D.“作業熔斷機制”并不能真正解決孩子們的作業多和睡眠少的問題。
1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